与春挥手,与夏相守。《历书》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太阳到达黄经45度,立夏开始,“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立夏时节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乃至我国西北、东北等地刚刚步入春季,而南方则早已“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也称“春尽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夏,标志着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天地万物由此进入一个辉煌的时刻。如果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冬藏。

在物产丰饶的江苏,千百年的时光沉淀下的立夏民俗,寄托着人们迎接夏天到来的快乐心情,而这份快乐中,自然少不了“吃”。

关于食俗--立夏

【南京 豌豆糕】

《金陵岁时记》中还有记载:“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让小孩吃豌豆糕可望于 整个夏季不厌食,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乌米饭】

苏州人的立夏离不开乌米饭,它不同于血糯饭和黑米饭,米本是白色糯米,之所以颜色乌青发亮,全是乌饭树树叶的功劳。乌米饭饭粒软糯滑嫩,风味独特,一碗乌米饭,春去夏日长。

【无锡 ?“水三鲜”】

无锡人立夏有“尝三鲜”的传统习俗,“水三鲜”指的是鲥鱼、刀鱼、河豚。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刀鱼了,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 肉味鲜美,简直是人间绝味。

【常州 ?品“地里三鲜”】

“地里三鲜”指新上市的苋菜、蚕豆、麦穗;“树上三鲜”为樱桃、青梅、香椿头,这些新上市的时令菜总是无比吸引常州人,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立夏,那是属于吃货的。

【镇江 尝“八新”】

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据说吃了这“八新”全家身体健康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通 吃粽子】

一般传统,端午吃粽子,但南通人习惯于到立夏就开始裹粽子、吃粽子了,而南通特产由麦子做成的“冷蒸”也在此时上市。

【扬州 喝七家茶】

扬州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七家茶,每家拿出一种蜜饯,以青梅金桔、蚕豆桃片、玫瑰花红枣,配以大麦茶,一起烹煮然后共同分享。还有“立夏尝鲜”之俗,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安、宿迁、徐州、泰州 ?吃立夏蛋 】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就开始煮“立夏蛋”了。煮“立夏蛋”吃,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 ,“吃了鸡蛋不瘦夏”,圆溜溜的鸡蛋象征生活圆圆满满,祈祷夏日之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 ?草炉饼】

农家将熟小麦、大麦穗等烤好做成团子,以享新麦之鲜。每年立夏,“草炉饼”都一饼难求,老字号的饼店更一天可以卖掉3000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云港 ?喝立夏粥】

立夏这一天,许多家庭将赤豆、黄豆、黑豆、豌豆、绿豆做成“立夏粥”,寓意五谷丰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习俗--立夏

【斗蛋】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家长们用彩色丝线编制小小的网袋,内装煮熟的红壳鸡蛋或者青壳鸭蛋,给孩子们悬挂在胸口。胸前挂着蛋网,调皮的孩子就有了互相比试的道具,这就衍生出“斗蛋”的游戏。看谁家的蛋结实,斗赢了的人兴高采烈,斗输了的人垂头丧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称体重】

“称体重”也是广泛流传在江苏地区的立夏民俗。记录苏州民俗的《清嘉录》说:“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夏日的第一天,称量体重,并记录下来,到了立秋日那天再次称量,看一看一个夏天下来,到底是轻了还是重了。当然记下的未必是真实体重,而往往是选一个吉利数字,讨个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时节,天气倒是很好,清新平和。但白昼长了,人会感到疲倦。而且这只是开始,漫漫长夏,本来劳作就辛苦,汗流浃背,还食欲减退,还难以入睡。 所以立夏养生,养心先行。

春夏交错,夏气与身心交融,中医认为,心对应“夏”,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夏季需要更多地保养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万物的“成物礼”。昔日,春去春来不曾留意,蓦然,万物已是长大的模样。立夏的蓬勃就在身边,热烈交织着夏日的美好,希望这个夏日,你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