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周海婴作为文坛一哥鲁迅的独子,没有从文而成了科技人员,缅邈岁月泯然众人,至少有三个原因。两个是明面上的,还有一个属于“难言之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海婴与妻子马新云

两个明面,指的是这样两个事实:其一,鲁迅生前留有遗嘱,不愿儿子做“空头文学家”,认为做个吟风弄月的文人于事无补于世有害,还不如做点实际的工作糊口。民国很多文豪其实多是这种想法,比如胡适周作人王国维,都没想过更没要求儿子们必须怎么博学多才扬名立万,只求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以谋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如今回顾,这些著名文人之后,不说“克绍其裘”子承父业继续当“文二代”了,似乎都没什么出息,这实际也是他们有意引导的结果。

其二,鲁迅死时,周海婴才7岁,全靠鲁迅遗孀许广平抚养长大成人。许广平既要履行夫君嘱托,又觉得夫妻俩地位太微妙特殊,从现有材料看,当是有意教导周海婴往文科外方向发展。这里面的用意很费琢磨:就是不要再和他\她们一样,因为从文半生都在历经凶险,而且要体验各种挣扎、困苦与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家其实是绍兴文学世家,是士大夫门庭,直系亲属中翰林都一大帮。但因为从文,周家至少三代都罹受各种磨难,翻转成为“悲剧之家”:祖父被清廷关进大牢差点斩首;其父文弱书生早早送命;而鲁迅兄弟仨,以文名惊天下,但一个常年被通缉一个沦为汉奸,另外一个由于学生物反倒无灾无难到公卿,一度贵为“封疆大吏”,这种“家学”经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所以,无论是翻鲁迅的回忆,还是看许广平的追溯文字,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夫妇俩,日常有给孩子灌输文史的任何记录。在教子上,他们大体就是放任型,尤其不喜欢儿子去附庸风雅。更为重要的是,鲁迅的儿子不好做,鲁迅的儿子的话更是不好说,倘若过度介入思想领域,是很容易惹祸的。许广平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直到2006年了,鲁迅的曾孙女,22岁的周璟馨,无非参加了一期综艺节目,结果竟也闹得满城风雨,社会中人各种指指点点,名人之后真是压力山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底,许广平带着周海婴,孤儿寡母从国统区辗转来到沈阳,那时的周海婴也就爱玩小青年一个,但因为有“鲁迅独子”这个名头举世瞩目,言行举止就得一切规规矩矩,跟在谁背后走路还得许广平刻意叮嘱,哪好胡乱写什么文章,写什么只怕都会被不怀好意之人,拿去大做文章的。有一回,周海婴无非稀里糊涂走慢了半拍,第二天就有闲话出来,说许广平想把儿子培养成要角,“竟用此种手段塞到台上亮相”云云,人言可畏。

此后,他们母子的版税事件、周令飞娶妻事件,犹见此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情。许广平不让他从文,实际是深谋远虑的,也是成功的之举。苏轼“惟愿吾儿愚且鲁”的谨慎,鲁迅夫妇也深通其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鲁迅之孙周令飞

可以说,周海婴之所以没有从文,是鲁迅夫妇保护下来的结果,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其实现在也可以说了,就是周海婴先生资质平平,根本不适合从文。当然,从理他也没有什么可令人刮目相看的。

周海婴先生活了82岁,始终表现平平,直到晚年,才在众人协助之下出了一本回忆录,30万字打腹稿琢磨了足足70年,可文字思想均无甚可观,文笔只能说差强人意,有流水账之感,体现不出一丁点“名父之子”的风采,事实也证明他确实不适合从事文史之学;

下图:许广平母子与绍兴周家亲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即便头衔为“无线电专家”,他实际也没任何过人表现,给人的感觉无非是有个用力之处而已。周海婴晚年自己说,是因为3岁时,来访的瞿秋白与杨之华夫妇送了他“积铁成象玩具一盒”,从而让他爱好理工专业,从此投身于科技工作,这些说辞自然不免场面话,不好完全坐实理解。几十年来,外界对周家的后人,都没什么期待,甚至有讽是吃鲁迅的荫庇饭的,话是太刻薄可也不为无据。

“鲁迅后人”是周家几代人最大的资产,但“名人之累”只怕更加麻烦。周海婴明确说过,假如能自主选择,他是不愿意成为文豪尤其是鲁迅之子的。比如这样一件小事:1952年,他辗转入读北大物理系,只不过是一个闲暇的午后,跟着几位室友打打桥牌,竟然被传出“鲁迅儿子整天沉迷打牌,不好好读书”的流言,稍后北大校方一把手还得亲自找他谈话,说他作为鲁迅之子,得照顾影响云云。吓得周海婴从此再也不沾染文娱活动了。打一次牌放松下都不好,何况直接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海婴唯一的爱好,其实是摄影。这是他青少年时代就自己喜欢上的。但就是这个爱好,他也“引而不发”,从来没公开表露过。直到去世后,他的儿子周令飞,才给他办了摄影展,给他出了摄影集《镜匣人间》。一本回忆录、一本摄影机,是周海婴先生去世前,个人出版的所有记录。2001年,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出版,字里行间的意思,也是感谢其母许广平的煞费苦心。

显然,鲁迅这样的巨人过世后,他的那些存世亲人们,几乎都能表现得大节不失,不仅是“不容易”三字而已,也是努力自我克制的结果。而且,周海婴先生这一生,确实遵守其父遗言,没有去当所谓的“空头文学家”,半生自娱自乐于摄影和无线电,不汲汲于名利,不嚯嚯于害人,清清白白不给乃父丢脸。尽管只是一个“要吃饭的凡人”,但终其身顺顺遂遂,晚年儿孙满堂,这是他积善行德的福报,也是他的幸运所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3年后团聚.许广平纪念碑暨周海婴夫妇塑像落成

2009年,《镜匣人间—— 鲁迅之子周海婴摄影集》出版,顾明远写序说,他所认识的周海婴先生,是一个“爱鼓捣摄影,能笑”的温厚长者,这大概是世人对他最通透的印象吧。所谓“虎父无犬子”,文豪之子虽然没有从文,似乎也不擅长文事,但其父智慧其子通透,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更加高明的精神继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