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再度来袭,躺平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特征。

近日,光明日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陆续发表了《光明日报刊文: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和《光明网:年轻人选择“躺平”,也是在传递信号》两篇文章;新华社发表了《新华社谈“躺平族”:“未富先躺”须警惕!》的文章;南方日报发表了《“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的文章。

语气也是从轻到重,其中南方日报直接表示,躺平的说法不过是毒鸡汤而已,不仅不正义,还是可耻的,这样的毒鸡汤没有任何价值。

有网友表示,我就是愿意躺着,你管呢?也有网友表示,你看,主流媒体急了!

其实不管网友们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些主流媒体非常一致地反对年轻人躺平,这是为什么呢?

1

躺平族的危害是无形的

员工和老板们正在走向两极分化。

老板们希望员工适应007式的工作性质,而员工们则再也不相信老板的那一套画饼理论,所有的功劳都让别人领吧,自己只想毫无压力的躺平,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一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真的受够了那些鸡汤的影响,想要真正找回自己的本心,而职场中的无限内卷化就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敢在大街上随机采访10个资深打工人,恐怕有9个都会说累。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华社表示,躺平族的兴起主要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从以前的快速增长变成了现在的中低速增长,不少人的上升空间被压制,竞争也更加激烈;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让这个社会物质丰裕,不少人愿意停下脚步享受生活。

不得不说,新华社还是抓住了事情的本质,现实也的确是这样,太多人即使拼尽了力气到头来还没有一些人的起点高,那么还奋斗什么?与其这样还不如退一步,选择躺平,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多少,身心却健康了不少,非常划算。

只是,对于躺平,这些主流媒体真的都非常不赞同。因为他们认为累了休息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长时间躺平会让人看起来很颓废。久而久之会进行自我否定,最终变成一股影响巨大的负能量。

试想一下,假设公司里的人全部都选择躺平,老板也就没了一点权力,想让员工干什么事情都要求着员工干,这样的现状也挺可怕。这会逼着老板们都选择打工,最终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白了,媒体并不怕个别人躺平,怕的是躺平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应,一传十,十传百,人人躺平的社会是一个毫无斗志的社会。

2

要不要躺平?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主流媒体的观点呢?

我个人是理解主流媒体的担忧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随着知识面越来越广,大家已经成为了认知水平最高的一代。他们虽然嘴上说着躺平,但是依然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焦虑感来源实在太多。正是这种随处可见的焦虑感驱使着年轻人在一边喊着躺平,一边默默奋斗着。

试想一下,当你的邻居每年都在赚上百万时,你能淡定吗?当比你学历低的人都在年入千万时,你还能睡着吗?当比你小的人都在创业时,你还能没有想法?

因此,年轻人们不需要激励,他们会有自我激励的方法,躺平只是对内卷化的一种抗争而已,该努力的时候还是会努力。

其实,这些主流媒体真正应该敲打的是当前那些加班成灾的企业,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是通过员工们加班加出来的,那么这家公司必定不会是一家幸福感很高的公司。

生而为人,我们并不是来为这个世界打工的,而是来体验生活的种种可能性的。这种可能性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索。时间从哪里来呢?

因此,与其担心年轻人全都躺平,倒不如敦促企业合法规范经营,敦促医疗、教育公平。否则,主流媒体真诚地呼吁反倒会成为人人躺平的加速器!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