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历尽两千多年,诗韵沉积,营造出了浓厚的诗歌气息,奠定了丰厚的诗歌创作基础。

上有《诗经》、《离骚》、《汉书》;中有《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墙头马上》;下有《乡愁》、《致橡树》、《雨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无一不是诗词文化的瑰宝,它们都承袭着诗歌原有的韵律。而今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不仅形式上别具一格,就连语言的运用也是史无前例,他就是万千网友口中的"废话体"诗人——乌青,浙江小伙“废话体”诗走红,是对艺术的亵渎?还是新形式的创新?

何为“废话体”

顾名思义,所谓“废话体”就是指全文废话连篇,毫无意义的作品体裁。“废话体”来源于乌青作品,也叫“乌青体”。乌青原名郑功宇,出生在浙江,高中时期的他就完全放弃了学业,但是他喜欢在图书馆里看书,这或许为他后来创作诗歌有一定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诗歌通篇使用大白话,毫无逻辑,更没有传统意义上诗歌的韵律。这是一种对于文章的否定,也是对高雅文学的冲击。在部分网友看来,“废话体”是对于文学的侮辱,这种诗歌没有任何文学价值,更体现不出来中华诗词的文化底蕴。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毫无厘头也激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致。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这种打破传统的诗体是诗歌的创新发展。

由此大批网友纷纷效仿。乌青凭借一首《对白云的赞美》在网络上大火,他的诗歌中这样写到“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寥寥数语仅仅写出了天上的白云很白,除此以外没有表达出更多的深刻含义。用11个白字强调白云白,这别出心裁的表达霎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热烈反响,各路网友纷纷大展身手模仿着写出了《对开会的赞美》、《对首堵的赞美》、《对A股的赞美》等脑路清奇的作品。

因新颖奇特而走红

乌青的诗因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他的诗歌语言全部运用了日常所说的口语。有的网友表示如此创作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诗歌本是由“诗”和“歌”共同组成,“歌”是带有娱乐趣味性质的成分,娱乐这个是可以很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观其“废话体”诗歌与众不同的风格正是体现出诗歌的趣味性,由此部分网友热衷于“废话体”,从而受到了极大的追捧,瞬间便将他推向“神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鸡会难过》一诗中这样写到“这时候一只鸡,走过来,说我很难过,鸡很难过,我也很难过。”这样的内容虽然毫无文采可言,但是诗歌主题一眼可以看出。

写出我和鸡都很难过,将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冲击到了读者的神经,给人以新奇感。如此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到更多的人阅读。

凡是诗歌都讲究意境美,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丰富的意向组合更会让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更加饱满。而这首诗读下来毫无意境,有的读者看完吐槽到:这样的诗歌如同小学生的流水账,根本没有意义,简直与诗歌沾不上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甚者说这样的创作者完全不能称为诗人,否则就是降低了诗人的门槛。传统的诗歌意义被打破,有的网友接受不了诗歌被如此“亵渎”。这样新奇的诗体更加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废话体”也也就这样渐渐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活跃了起来。

形式上,“说话体将看似通俗易懂的口语排版成诗歌的形式。给读者造成一种似懂非懂的错觉。事实上这种诗歌仅是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阐述,并没有复杂的语法,更没有精妙的表达技巧。有的只是一句普通话被作者强行拆分成两句。

在《怎么办》一诗中写到:我打电话,给张建华,接电话的是,他母亲,我问:张建华在吗? 他母亲说,在、在大便,我说,在大便啊?他母亲说是的。我对张建华的母亲说,那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诗歌中原本可以用一句“我打电话给张建华。”来表示作者却强行拆分成了两句。用记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下一个未接到的电话。

而这正是“废话体”式的特性所在——粗糙的语言,不拘一格的表达。正是由于它独特的个性才让这种“另类”的诗歌在大众心里有一方寸土。

褒贬不一的热评

“废话体”诗歌在网络上大火之后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热议。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网友们对"废话体"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这种风格的评价它时说这是诗歌的创新。诗人只不过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打破了固有的诗歌模式,从而让诗歌真正独立成新的文学体式。

另一方面,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人认为他的诗不讲格律,不按套路出牌,这种毫无文学底蕴的文字都不算是诗歌,这种诗歌存在有损中华诗词的形象,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有甚者在怀疑如今的诗人门槛太低,随意而发的文字都能备受欢迎。

实际上,对于“废话体”的看法都是人们带着自己不同的主观臆断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论对错,存在即是合理。从早些年的“梨花体”到如今的“废话体”,这种所谓的"废话"并没有因为人们的指点而销声匿迹,中华诗歌在岁月长河中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歌创作源于灵感,诗歌是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不同人群的个性展现。如果能运用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排解某种不快的情绪,那么诗歌的存在就发挥了它最质朴的作用。

这种独特的诗歌在诗坛上能够脱颖而出也表明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更加追求新颖与个性。无论诗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即便有负面声音的影响,乌青凭借着乐观的心态一直在坚持着。

我们不妨放下对传统诗歌的理解,一起感受一下这无厘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