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SXSJHYJH

由绍兴市水利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撰的绍兴市有史以来第一部《绍兴市水利志》,历经五年艰辛努力,终获成功出版发行,这是历代绍兴水利辉煌成就的集大成,也是一件在水利、文化与史学界值得庆贺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市水利志》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绍兴是我国治水英雄大禹治水的毕功之地、也是大禹陵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大禹庙大禹像

绍兴历史上曾经是“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的荒服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所谓“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的水环境。转而化成为山清水秀的著名鱼米之乡,证明了鉴湖、浙东运河、海塘、三江闸等历代绍兴水利工程的伟大和不可替代。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水利的重视、正确决策和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水利建设开展了诸如曹娥江、浦阳江、平原河网治理,环城河、古运河、古鉴湖水环境整治,成就前所未有,业绩彪炳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稽山(刻石山、秦望山)

开展水利建设,与记述水利业绩、加强基础研究同是水利伟业。盛世修志,不可或缺。本志主要特点:

其一,科学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鉴湖

真实和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10万年以来以稽山鉴水为中心的绍兴地区自然环境沧海桑田的变迁,越民族顺应和改造自然,历代水利建设的艰难困苦与水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揭示了在绍兴山—原—海的特有地理环境中,水利的发展过程、治水方略、基本规律、以及重点特色。

其二,学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三江闸(录自明万历《绍兴府志》)

言必有据,注重学术原创和野外考察,是众多专家、学者集体研究成果的综合。此外,还完成有《中国鉴湖》1—7辑,《运河论丛·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和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绍兴水利文献丛集》上、下,《绍兴三江研究文集》,《闸务全书三刻》,《浙东水利史论》,《浙江禹迹图》等学术论著,作为本志的重要附录内容补充,也为本志编写奠定坚实基础。数量众多原创性的古今地图绘制,及大量珍贵的新老照片编辑其中(共627张),也是本志书的不同凡响之处。

其三,创新性。

既对以往志书编写体例传承,也有形式和内容创新,诸如水文化、水环境、城市水利、浙东运河、水利遗产等,有较成熟的实践和开创。“无用之有用”,创新的另一方面是注重经世致用。所开展的绍兴黄酒水源地研究,三江闸水利环境保护研究,水文化理论和实践探索,《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的编制,浙东运河申遗、以及文化园场内、场外文本的编撰,唐诗之路水、陆路研究等,均取得成功实践并得到广泛好评。根据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工作任务,还完成了《绍兴市志·水利卷》编写。

著名学者周魁一、谭徐明、冯建荣为之作序,均是大师之作,知行合一,远见卓识,是绍兴水利的历史华章、璀璨光辉。

其间,得到领导、相关部门、众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关心,是成志的重要保障;省水利厅钟世杰老厅长及已故郦学大师陈桥驿先生的谆谆教诲,鞭策鼓励,是本水利志编写的主要推动和引领者;张卫东、任桂全、李能成、董尔祥等为本志特邀审稿;出版社编审,浙江越生印制也辛勤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桥驿题“绍兴水利史”诗与书法

《绍兴市水利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全书共约230万字,分上、下卷,责任编辑戴甫青。设计师李菲主创的封面古朴深厚,包含了缵禹之绪、越文化、鉴湖、三江闸、曹娥江大闸、生态清水等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浦水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娥江大闸

“善治越者当以浚河为急”。《绍兴市水利志》必将在“资政、存史、教化”中发挥久远和积极的作用。

越水 2021年6月撰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章:“绍兴市水利志”,篆刻:张国维

注:照片由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戴秀丽

总期:4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