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的批判

我每天发表完文章之后,什么样的留言会引起我情绪的波动呢?

批判性的留言!

我的情绪历程是这样的:(1)什么都不懂,就要批判我!(2)他好像说的有点道理(3)确实我忽略了另一种情况(4)多亏他提醒了我(5)我如果修正的话会怎样?

经历如此的情绪起伏,你说对我有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为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只看啥啥不顺眼,而是思之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前一个思考是名词,可以是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别人的思考,后一个思考是动词)。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不只是批判性的审视别人的观点和思想,自己也可以做自我批判。好像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前者更简单一些。我们多是不愿意批判自己的想法。以我为例,我自己写过的稿子,修改起来很费劲,看别人的稿子倒是能提出一万个问题来。

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就好比关于教学,不同专家学者推荐不同的教学模式,你到底应用哪一种?你在哪种时候应用哪一种?你没选择的那一种是为什么?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我见过对某种教学模式盲目崇拜和全天候追随的人。也可能是人家批判性思维之后的结果,但是,多少让我感觉有点尴尬,似乎感受不到他的批判性思维。

我做家庭教育读书会的领读者,很多家长对我很欣赏。我在某次读书会的总结会上,说“尽信佳不如无佳”。这句话对此刻在读我文章的你,一样适用。我的所有观点,可能是片面的,可能只适用某个环节,可能不适合你的个人风格和学科特色,可能需要你进行适应性变革……反正,你不要无脑的认同我,你只拿走对你的启发就好,其他的大可不必。

为何批判性思维如此重要

回想一下传统的学习方式。

阅读课本或听课,记住越多的信息越好,用笔画出关键词、关键金句,并在笔记本上记下主要内容、观点、方法,绘制思维导图等。接下来,反复阅读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确保自己记住足够多的信息。

整个学习流程下来,主要的任务就是记住并理解课本或老师的意思,学会老师所教方法。然而,这里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思维和方法。遇到难题自己仍然不会解决。批判性思维真的重要啊。

遇到不同的信息,比如有些专家说新入职教师应该培训这个,有些专家认为应培训其他,那到底你所在的学校应该如何设置培训内容和形式?你似乎无法抉择。那就是缺乏批判性思维啊!

面对别人的观点和论证的过程,如果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那无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无法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何塑造批判性思维

讲真,几乎每个做教学创新大赛的老师都在号称要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到底课程中如何体现的呢?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否提高是如何评价的呢?几乎没有答案。

当然,这是我的批判,而我,只批判,不给答案。

因为,我暂时也没有答案。

我有自己的经验。我是一个吐槽型选手。以前,总在听完报告之后,给我的朋友吐槽主讲老师,后来,我觉得自己总吐槽不太好,我就开始反向学习,只描述我在报告中学到了什么。但是,我却感觉收获不如吐槽的时候大。后来,我又自己一边总结学习,一边吐槽学习。大概吐槽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吧。

目前,我吐槽的方式不是无脑喷,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比如:

他说以学生为中心,哪里以学生为中心了呢?学生的感受也是如此么?如果想落实的话,在他的基础上可以做什么改动?他的方法适合我的教学么?我可以应用的是哪一部分?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我不想犯他这样的错误,我可以怎么做?……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基本也用的这个套路。

我读了几本关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书,有点枯燥,多跟逻辑相关。我应该研究的还不够透,如何把那些逻辑跟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我还没有好方法。

期待你的好建议。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 教育技术应用实践

作者:崔佳: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项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