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少不了应景的献礼片,而在这个特殊档期打响第一枪的,正是在上一个十年扛起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一众主旋律电影的黄建新带来的《1921》

其实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发生在百年前的历史故事是很“简单、明确”的,但与此同时,要讲好那段故事又很不容易,不同的时代审美和社会环境,注定了此类题材永远可以常拍常新。

坦白说,《1921》的初步观影体验算不上太好,故事主线不够强韧,支线又多又杂,容易让观众陷入“支离破碎”的混乱感,即便影片的设计立意都很有想法,但仍然没能执行彻底。

当然,这片子也绝对不差,因为它在(涉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国产主旋律片日趋雷同的环境下,贡献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创新,确实让我看到了些许历史的轻盈和厚重。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不同于黄导之前《建党伟业》的“流水账”模式,《1921》选择了中共一大作为切入点,重点聚焦于“一大”会议的筹备、召开等各种细节——不过影片依然没忘在这段“切片” 上加入流水账式的背景,包括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前因,以及“二大”召开、新中国成立等后果。

虽说《1921》的重头戏是13名初代党员和2名共产国际代表开会,但其出场人物及场景却异常丰富。

陈独秀和李大钊这次成了配角,孙中山和宋庆龄等人也只是一闪而过,蒋介石、黄金荣等人都没能打照面……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出现在了自己该出现的位置。

除了北京、广州、上海、长沙等地,维也纳、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城市也相继出现在片中,既有国内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也有国外暗流涌动的波云诡谲,其罕见的国际视野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世界形势紧密相连。

可惜,《1921》有些丰富 “过了头”,以至于总会时不时陷入一种凌乱:比如日本特高课相关的故事线实在是可有可无,而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相关的“谍战戏”看似丰富了影片类型元素,实际是让片子内容更加驳杂了……这可以说是此片最大的减分项。

在众多“高矮胖瘦长短不一”的故事线中,《1921》选取了李达和他妻子王会悟来扛主线,这是一个很新鲜也很巧妙的视角。

一来,作为会务组织者,李达夫妇确实拥有贯穿故事始终的资质;

二来,相比其他一些拥有跌宕起伏人生的参会者,更重于理论学术研究的李达谈不上“特别知名”,这意味着更有叙事空间;

三来,这对新婚燕尔的进步青年,在柴米油盐中一步步促成了“一大”的顺利召开,他们心怀家国、责无旁贷的精神,本身就十分契合影片的主题气质。

到了影片中后期,《1921》多线叙事齐头并进的成效才慢慢呈现出来(可惜来得有点晚)——各地代表齐聚上海,蓄势待发,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年龄不同、出身不同、背景不同,甚至连政见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可以出于同一类理念,为了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国而共谋大业。

在会议正式召开(多条故事线并线)后,《1921》的顺畅度有了大幅提高,除了上述的“鲜活”,同时也是因为回到正常叙事的影片,更能展现其作为“剧情片”而非“历史片”的本质。

是的,《1921》就是部横切“一大”相关历史出来后做重新加工的二创作品,少了一些庄重肃穆的史实,多了一些浪漫生动的人文气,这种改动并没有舍本逐末,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做了新的尝试。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最欣赏《1921》的一点:它试图,并在一定程度上,拍出了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具体表现为,“一大”在影片中,看上去无比重要,但又好像不是“那么重要”。

要把这种感觉传递出来,其实就得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参会者,特别是那几个后来名声不显或不好的“边缘人”。

比如13名代表中最年轻的刘仁静,当时年仅19岁的他可是标准的00后热血青年,积极参与领导五四学生运动,又因学力突出而被派去上海参会,妥妥的未来之星。

影片在展现刘仁静年少有为、活力四射的同时,又不露声色地让他表达出过于理想、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一面,在那个时候,这样的特质说不上是好是坏。

但结合他后来的“托派”经历以及一度投靠国民党的事实,此时刘仁静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气就显得令人唏嘘了……

更典型的是“一大”结束没多久就先后脱党、之后还成为汉奸、最后都不得好死的陈公博和周佛海——影片为这两人设计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出场:各自带着女伴,在灯红酒绿的橱窗前碰面了(主要是来玩的,顺道开个会)。

尽管《1921》中对这两人的着墨不多,但仅有的几次小特写都十分传神,像是周佛海因为吃多了冰淇淋拉肚子而无缘最后一次会议,体现出他的心性不坚,还像是陈公博直接翘了嘉兴南湖上的闭幕会,也暗示了他对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动摇。

至于其他一些正面的参会者就很好理解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李达,胸怀天下、意志坚定的毛泽东,外圆内方、有始有终的何叔衡等等。

(顺便提一句,《1921》里演最好的是举重若轻的张颂文/何叔衡,最糟的是用力过猛的陈坤/陈独秀,还好后者戏份不多……)

中共一大当然无比重要,但讲上面那些是想说明:在1921年那个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中,在那个每天都有社团组织成立/解散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好像又没那么重要,首届代表里什么人都有,谁都不敢说中国革命的未来会是何模样……历史的“偶然性”在这些参会者们身上一览无余。

但如果想明白了这一层,就会再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大”是多么不易、多么重要,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列主义,并发展壮大了属于自己的马列主义,更不用说,“一大”代表中还包括了那位中国千百年来最伟大的传奇人物……历史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也蕴含着某种“必然性”。

——可惜,上述那分韵味更多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1921》只是在这种“历史感”上开了个头,却不能做到相应的贯彻和落实,比如结尾时仍只点出了几位革命过程中牺牲的一大代表,要是把几位名声不好的人也提一提,把“由人传递到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再强化一下,效果应该会更好。

最后,谈两段自己最喜欢的戏,一段是李达在窗前/天台上若干次看到对面的小女孩,没有任何台词,却可以通过双方的动作和笑容,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战斗力量。

另一段是毛泽东被拦在法租界场馆外,看着喜气洋洋的外国人庆贺欢愉,毛泽东起初的反应是怒目而视,等离去转头看到绚烂的烟火时,又变成了平和的若有所思,随后便开始了没有停歇、一往无前的奔跑

同样没有台词,同样是用神情和肢体语言完成了一次隐喻和昭示,这段奔跑用青春洋溢的正气,道出了一百年前蒙昧环境下稚嫩却坚定的步伐。

《1921》算不上是多好的主旋律献礼片,但它给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而我们永远都需要这样的创新,因为历史即是当下,而当下亦是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