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没有冲锋陷阵,却杀机四伏;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不见枪林弹雨,却依旧险象环生;

这是一群无名的英雄,身份千变万化,却有一个共同的信仰;

他们就是党的隐蔽战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光阴荏苒,日月不掩,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山东广播电视台第七期《光影里的来时路》之隐蔽战线,就为我们揭开了地下革命工作者尘封的故事,纪念这条战线为党和国家革命事业的成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本期节目延续了一贯的高水准和高品质,制作精良,史料丰富,叙述严谨,细节感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节目里的感动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不消失的电波》的摄影师 原是地下党

隐蔽战线的地下斗争因具备神秘性,长期以来成为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这是第一部反映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谍战电影,开创了谍战类影视作品的先河。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的摄影师薛伯青先生,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组特别邀请到薛伯青先生的外孙女刘茜老师,讲述了薛柏青先生当年“巧过封锁线,机智送绣像”、“受牵连被捕入狱”等惊险故事。“我觉得他们那代人身上,确实对信仰的这个追求,就是坚韧不拔。”“之所以现在有我们建党百年的辉煌,我觉得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枫:枫叶红于二月花

从1938年至1948年的10年当中,薛伯青以双重的身份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他一方面是新华的摄影师,一方面是新四军部队系统的地下工作者,先后十次往返于上海和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之间,为新四军运送粮食等物资交换,输送进步青年到根据地,为新四军拍摄新闻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的西山无名英雄广场上,矗立着一位女子的雕像,她犹如一枚永不褪色的枫叶,用自己火热的鲜血,表达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她就是朱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朱枫根据我党的指示潜入台湾,与潜伏在敌军阵营中的“内线”以及当地的地下党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获取情报、内部策应等对敌工作。但是,台湾岛内国民党反动集团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1950年初,朱枫烈士不幸被捕,于1950年6月10日被敌人枪杀。直到2010年,飘零了60年的烈士才终于魂归故里。如今朱枫烈士离开我们已经70年了,但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节目组邀请到朱枫烈士的外孙女徐云初女士来到现场,随之也揭开了她潜伏台湾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婆被捕之后,以死相拼的念头就萌生了。她在看守所内,把贴身的金锁片和藏在大衣肩衬里的金首饰掰碎咬碎,用水吞下,我是一名医生,深知重金属在吞咽过程中是多么的痛苦和艰难,刀割感和翻江倒海胀坠感。但她还是坚持分四次吞了下去。”说起这些,徐云初女士已经泪流满面。

“被看守发现时,她已经昏迷。敌人不敢怠慢,派飞机送回台北的医院。金饰残片在外婆胃里留了两天,最后被排出。她自杀没有成功。”徐云初说,后来敌人对朱枫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但朱枫受尽严刑拷打,也没吐露一个字。敌人说她党性坚强,给出评语:“匪干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纪律和精神,诚有可取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枫牺牲后,直到2000年,家人才在山东画报社《老照片》杂志上,发现了朱枫等烈士临刑前在“军事法庭”受审的照片,终于有了一点关于朱枫的讯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后,终于在2010年底,朱枫烈士的遗骸悄然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我从来人手中接过外婆的骨灰盒时,禁不住流下眼泪,低声说“外婆,你回家了”。从1950年,外婆从台湾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写道:“凤将于月内返里。”谁也没有想到,她的这条归家之路,竟然走了6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枫烈士的外孙女徐云初女士)

节目中,朱枫烈士的外孙女徐云初女士,对外婆的一段深情话语,也再次引爆泪点,直击人心。

“亲爱的外婆,今年是你离开我们七十一周年,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祖国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这不是您和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企盼的吗。外婆,您的家乡,宁波镇海和舟山定海之间,现在已经建起了一座雄伟的跨海大桥,外婆,你看见了吗,七十一年前,你在海边望眼欲穿,饱受煎熬,现在是天堑变通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漫长的斗争历程中,无数的地下工作者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凭着坚强的党性、顽强的作风,做出了突出成绩,践行了初心使命,为共和国留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

以光影印初心,用精神筑丰碑,《光影里的来时路》之“隐蔽战线”,通过对光影中的经典历史瞬间进行主题化提炼精编,结合革命先辈后人访谈、特约嘉宾探寻解读,重温初心使命,创新构成“经典影像、红色精神、传承力量”的生动表达。这就是一节最生动的党史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