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攻坚保通水 励精图治创伟业

——水利学院南水北调 利国利民调研宣讲团

指导老师:焦佳欣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但在南水北调的光辉下,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的新启示,就是不仅要加强防汛工程的建设,同时要利用洪水资源多给北方补水,在减少南方洪涝灾害的同时,兼顾北方对水资源的需求。随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加快步伐。2000年春,华北、山东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张基尧和财政部廖晓军副部长等有关同志陪同温家宝副总理去视察灾情。他们的中巴车行进在炙烤蒸腾的齐鲁大地上,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陪同下,温家宝副总理神情凝重,一言不发。虽然温家宝副总理一言不发,但仍能感受到温副总理焦虑的心情。

2021年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水北调,利国利民调研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决定对南水北调中的艰辛故事展开宣讲。

今天,我进入了一位老人的家中,询问了他关于南水北调背后的艰辛故事的知晓情况,并向他讲解了南水北调背后的艰辛故事。今天我选择了张基尧在《南水北调回顾与思考》的内容——温家宝一言不发。在询问和宣讲的过程中,老人对这则故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好政策、好干部,中国才能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富强。老人在宣讲的过程中不断地竖起了大拇指,表达出了对南水北调的认同及相关人员的赞美。今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队员和老人的讨论当中结束。

南水北调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天的实践活动当中,不仅是老人,我也认识到了南水北调的艰辛,这些故事更是值得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员进入老人家中进行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员在讲解南水北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