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践行“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诗城英才”计划,从“引”才、“育”才、“留”人三大方面,探索总结马鞍山人才工作的范式和路径。(7月2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得贤者才能得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强大后援,各个城市都深刻意识到人才荟萃、鸾翔凤集对于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性作用,也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作在推进。
在知识就是经济的时代,人才就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力量,青年人才更是中坚力量。近年来,“抢人大战”在二三线城市愈演愈烈,各地纷纷出台相关福利政策,向高学历、高学术建树、高技术的高精尖人才伸出橄榄枝。面对一线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小城市如何能在这场“抢人大战”中取胜,如何才能够留住人才,这值得深思熟虑。
引进人才首先应该分析本土实际情况,根据城市自身发展需求,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适应性引进对本地可以产生实际效能的人才。其次名声响、知名度大的地方易吸引人才的聚集,小城要想汇聚人才,更需要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用好现代营销手段,由政府牵头,引进自媒体达人,全方位、多角度对城市进行宣传,打造特色小城形象。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表明,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可以满足生活开支的工作,他们更需要一份可以充分施展自身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引进人才要想使人留下来,就要想办法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做到产业留人、环境留人。首先,人才政策要做到常态化、固态化,将各项政策制定成明令条文,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变化,真正做到政策落地,而不是走走过场,使人才切实享受到政策福利的恩泽。同时要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人才论,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明确晋升机制与路径,给予人才明确的奋斗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育孵化基地,加强校企乡通力合作,做到产业留人,这样才能打造双赢的欣喜局面,避免产生人才出走、人才被挖的尴尬局面。
除工作保障之外,政府还要牵头对人才给予人文关怀,健全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从生活、心理、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做到全方位关心。尤其是要加强对外省人员提供各项优惠服务,安抚他们背井离乡的落寞感。加强人才公寓的建设,向人才提供购房与租房补贴;提供人才落户补贴;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福利……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引进人才的心理状态,严防由于工作或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
外来人才是外部推动力,要想促进小城发展,还应该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做好情感留人,盘活、留住本土人才。要想使人才回流,就要从教育上下功夫,从小培养本地人对家乡本土的热忱。建立外出人员微信交流群,实时宣传介绍本地的各种发展动态、回乡创业支持政策、人才优惠政策等,提升外出人员对回归家乡的热情和信心。将招才引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创建引才、重才、用才、爱才的沃土,从而提升人才回流率,努力建成“近悦远来”的魅力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