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浩瀚繁星的诗坛,有那么一些诗人,他们在诗坛地位非常尴尬,有点可有可无又弃之可惜的意味。他们的事迹浅薄,资料匮乏,仅存的诗歌艺术价值被严重淹没。唐玄宗天宝年就有这么一位诗人,他天生一副俊俏的脸蛋,存世之作也有佳品,但就是默默无闻,他便是刘方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唐朝“帅哥”诗人刘方平的十首佳作,尤其咏物写景之作和七言绝句,艺术价值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刘方平是匈奴族,他家境不错,有才有德,曾经考取过进士,后来想参军,但未能如愿,于是隐居,一生未进仕途。他与诗人元德秀、皇甫冉等人关系密切,互有诗文往来。他的诗存世不多,仅仅二十余首,包括闺怨诗、羁旅诗、讽喻诗等。

闺怨诗占比重比较大,刘方平利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女子的内心世界。他的笔触细腻,注重细节,用轻描淡写的文字展现出含蓄动人的唯美诗篇,细品后让人产生一种浓浓的韵味。羁旅诗其实并不多,现存两首而已。写景触情,在羁旅过程中略带悲凉,产生思念家乡之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方平的讽喻诗含蓄慰藉,不着痕迹。他有一首《京兆眉》,表面看上去是写女子的装扮,其实在暗喻人心善变反复无常,诗文含蓄沉稳。刘方平还写过一些述典诗,大部分是写古迹和古事,但他的述典诗并非我们熟知的咏史和咏物诗,他单纯的写景,紧扣典故,但又不限于典故本身,诗文中削减了典故的作用,这是其述典诗的一大特色。

刘方平最为出名的一首诗非《月夜》莫属。这首诗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作者对春天、对生命的赞叹。诗人从寂静的,带有一丝寒意的夜色中,找到春意的暖意。尤其这一句“虫声新透绿窗纱”,敏锐的从声觉的角度找到春意,让人们对春天大地展开美好的联想。意境如此唯美,不愧是一首佳作。

总体来讲,刘方平的诗与其诗人身份一样,被后世提及的并不多,在诗歌的艺术形式和价值方面也不可能与名家相提并论,不过他也有独树一格的一面。比如,在刘方平的诗里,能够看到乐府古题;再比如,他喜欢用典故,但是有不局限于典故;第三,他的诗将事物的清冷融于景物之中,让诗歌更加凄凉,看似沉重。另外,细品刘方平的诗,给人一种词的意境,细腻、缠绵还带有一丝丝的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对刘方平的记载不多,野史却对这位唐朝诗坛中的“大帅哥”独受青睐,具体是哪种野史,可以查阅一下资料。另外,他的妻子狂放的性格和爱好也成为当时及后世喜欢谈论的一件事,有兴趣的也可以去检索一下当做乐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唐玄宗时期的诗人刘方平的十首佳作吧,体会文字背后的魅力,细品之后,你会喜欢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