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示:绣源河,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西南10公里处,南至济南植物园、北至朱各务水库,南北全长约三十里,其中水域面积1万亩,景观绿化面积1万亩,是按国家5A级景区的相关标准开发建设和配套完善的新兴休闲旅游度假区。风景区建设紧扣“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文为蕴、以人为本”的主题,展现清柔秀美的水景观和自然和谐的湿地景观。当充满希冀的、迷人的晨曦,照耀在绣源河上时,远望去,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水与天的画卷中。“绣源探春”因其独特的魅力成功入选“章丘新八景”,同时被提名参选“泉城新八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丘真是一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山山相环,水水珠帘。从经十路以南的群脉相系,到百脉泉的珠珠璀璨,章丘处处散发出人杰地灵的剔透。风物传世,代代福祉。

所谓的人杰地灵,无非就是这个地方人才辈出,物华天宝。经常身边人赞叹章丘人“聪明”,这话你一定要相信。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章丘的同事,这个人还真是聪明,他不是单单有小聪明的精明乖巧,更多的还是有心计和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祖上传下来的话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章丘人的智慧不单单是后来的一个著名全国的铁锅,章丘的历史更是丰沛深远,文人、商人更是独占鳌头。隋末唐初的杜伏威将军以及宋代的李清照、明代的李开先、大商人孟洛川都是一代文豪和商豪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最近利用周末小憩之时,走访了几个位于章丘深山里的古村,从青野村到三德范村,一路走来见证了这片泥土的厚重和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丘三德范古村】

山水相映,钟灵剔透。按照章丘这样的风物华年宝藏秘岭,应该出十万将军才对,很遗憾历史上的章丘都是单枪匹马闯世界,江湖上却鲜有皇上的宝座赐予章丘。后来,坊间的高人揭秘了章丘历史上的风云江湖。虽是传说也拿来以飨读者,对章丘的另一面再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章丘”之名历史悠久。据《章丘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高唐为章丘,取县北山章丘为名。”旧章丘城北1公里处有山名章丘,县因山得名。此为“章丘”作为县名之始,距今已有1415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丘百脉泉

“三面山,处处有泉,山水乃是大自然最精华的力量。这里必将出将军乃至皇帝的圣都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清照漱玉泉】

有一江浙的坡腿风水先生看破了章丘这块风水宝地后,在章之丘山之处,日夜设炉祭天,在七七四十九天的黎明之时,逼走章丘山中的一只火凤凰升天,这只火凤凰就是章丘的镇山之宝,凤凰飞走,满章丘大地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疾风急雨,后来,整个章丘的山谷以干旱度日,百姓苦不堪言,至今半座章丘山区还是靠天吃饭,而一只火凤凰飞走,导致章丘风水大破,百姓生活日渐惨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有一名叫“打恩”的黑脸大汉拾掇家什,开始铸造铁具走出家门谋生,这就是后来的铁匠。一传十,十传百,民不聊生的百姓自谋出路,家家户户以打铁为生,后来,章丘出了十万的铁匠成为佳话,而这十万铁匠本是十万将军的化身。

这虽是一个传说,却极具传神章丘之卓越和出众之品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章丘,不负华年,小清河涓涓走过家门成为了绣源河,依河而居,重造佳人美景,绣源河的美,更是无与伦比,夕阳时分,坐在岸边陪你看落日的那个人,一定是和你一起走过日出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丘锦屏山】

齐鲁医院东院据说选址落座在绣源河之旁,更有田园隐士极具大器之选,置业在绣源河之旁,这里已经成为了章丘人的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城市规划的地铁R8号线,在黄旗山路有站,在绣源河有站,未来的章丘和济南全线贯通,15分钟的生活圈,必将成为济南许多精英的居家首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在绣源河,游在章丘,明水古城的重建,章丘未来可期的不仅仅是旅游,还是一个区域以一座城的风尚告诉你,这里有李清照,有辛弃疾,未来更有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吁警告:

绣源河目前晚上前来赏景的游客很多,但是,周边近距离却没有提示泊车位,导致许多车随意停在经十路辅道,也呼吁有关部门,抓紧时间配套停车位,为前来赏景打卡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