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形同柑橘,是一味难得的中药材,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江津区广兴镇沿河村栽种的枳壳因品质高而闻名四方。经过一年的精心种植和管理,眼下,该村1500余亩枳壳喜获丰收。枳壳刚上市,来自云贵川等地的中药批发商就纷纷前来抢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方“苦药材”为沿河村村民种出了“大甜头”。“今年我们村鲜枳壳产量达到了70吨,因为品质高,销售渠道广,实现收入近30万元,我们村民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看着满坡连片绿油油的枳壳树,江津区广兴镇沿河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茂长舒一口气。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品质枳壳

“我们村种植枳壳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以前的枳壳树老化,加上枳壳种植缺乏集约化、标准化管理,科技程度不高,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的收益。”刘茂说,早些年,很多村民改种了其他水果,之后80年代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枳壳已成为当地几近消失的树种,仅在沿河村还保留有数株百年枳壳老树和几户枳壳种植户。

当地到底适不适合种植枳壳?广兴镇请来了重庆市中药研究中心专家对广兴枳壳作检测研究,检测结果表明,广兴枳壳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分别为7.9%、6.5%,远超过合格枳壳所要求的4%、3%标准,是枳壳中难得的上品。专家论证也认为,广兴镇以油砂土为主,且拥有独特的綦河小气候,适合种植枳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枳壳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是一种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的中药,且枳壳大小果实都可作为药用,烘干后耐储存,枳壳树几十年都不需换种,管理粗放,管理成本低,收入稳定,适合大规模发展。为此,广兴镇将枳壳产业确立为“一镇一品”农业支柱产业,予以大力发展。

从2018年开始,为迅速壮大枳壳产业,沿河村成立了广沿果蔬专业股份合作社,重点打造广沿枳壳种植基地。通过改良技术,自主培育药苗等措施,带动群众扩大枳壳种植面积。目前,沿河村已有8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流转近800亩土地用于枳壳种植,并注册了“津广枳”商标。

现如今,在广兴镇政府、锦云医药、市中药研究院等多方努力下,形成集约化育苗、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基地,未来还将拓展枳壳加工、生态休闲等功能,计划于三至五年达到种植面积5000亩、种植规模18万株以上的体量。

打通销路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有了种植生产,还要打通枳壳的销路。广兴镇从2018年开始就积极联系全国范围内有资源、有意向的大客商。2019年,广沿果蔬种植股份合作社与都江堰申都中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枳壳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意向,广兴镇将按照每年5万公斤的规模为对方持续供给高品质枳壳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村民除了流转土地,还可以通过劳动入股的方式分享枳壳种植带来的收益。村民到枳壳基地务工,工资标准每天80元至100元,同时可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河村村民刘学强告诉记者,他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外出打工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我家就是这附近的,在枳壳种植基地里务工,每天工资是100元,平时剪枝、除草、打药,到了枳壳成熟期再采摘、捆扎,一边干活,一边还能顾家,我觉得挺好的。”刘学强说。

枳壳的经济效益有多好?刘茂给记者算了一笔“明白账”:按干枳壳每公斤30元的行情计算,沿河村枳壳种植基地年产量近5000公斤(干枳壳)的直接收益就有15万元。目前该村靠种枳壳发“药财”的农户有100多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为此沿河村因地制宜,除了种植枳壳,还发展了大棚蔬菜、蘑菇种植场、牛蛙等特色种植养殖业,通过积极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助力村民迈上致富路。

上游新闻记者 李舒 实习生 余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