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不分年龄段,多发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但是幼儿园也会出现欺凌现象。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幼儿阶段的欺凌现象很多人都很好奇,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也就3—7岁,他们的所有活动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进行,哪有机会欺凌呢?就是因为我们用成年人的思维来思考,才会忽略孩子间的冲突存在。

曾经有一个初中生就谈过她的第一次被欺凌就是在幼儿园,而且就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大家都知道,幼儿园小朋友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排着队进行,要不然就手拉手,要不然就是牵着衣角。而这个女孩就是排队去上厕所的时候,牵着她手的小男孩用力掐了她的手掌心。这似乎是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大人会认为这是孩子在开玩笑,老师如果知道,也是会批评男孩。但是批评教育就能起到作用吗?显然不是的。当然,这女孩也没敢把事情告诉老师听,因为男孩说了,如果你敢告诉老师听,我回家就打你。

对于一个才5岁的孩子来说,这种威胁是很受用的,因为她知道家里没有老师保护她。那父母呢,问题就在父母身上,女孩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爷爷奶奶出了管好吃住,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心里成长。男孩跟女孩是同小区的,欺负她很方便。最终,女孩没有声张这件事,男孩也更变本加厉了,揪头发,吐口水,趁老师不注意把吃剩的骨头渣丢她碗里……这样的事情伴随女孩两年,一直到幼儿园毕业。但离开幼儿园并不是欺凌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曾经的这些事情给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她变得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在上了小学后,她没有朋友,上了初中也是被排挤的对象。这种冷暴力也是一种欺凌!

校园欺凌无处不在,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时刻掐着那些不善于反抗的孩子。所以,孩子心里的安全建设,自我保护意识的建设应该是幼儿阶段,如果在第一次被欺凌而没有做出反击行为,久而久之她会对自己失去心,“逆来顺受”就是如此。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里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