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里,中视频赛道格外热闹。

此前西瓜视频公布了“中视频伙伴计划”的成绩,6月上线至今,6300位作者实现了粉丝翻倍,12.5万人实现收益提现,3628位作者月入过万。而西瓜视频正是“中视频”概念的提出者。

早在去年6月,西瓜视频就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这类“横屏”内容。当时关注的焦点是西瓜视频与B站的“双雄”纷争,但转眼间,如今中视频赛道上,不但云集了视频领域的爱优腾、抖快等长短平台,也有百度、知乎、小红书、网易等互联网头部玩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否代表各家对中视频赛道未来的认可?一定程度上是,用户的消费偏好将从“惹眼”到“干货”的判断是符合内容升级规律的,但另一方面,这未尝不是互联网行业尤其是视频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的某种焦虑,在目前市场红利瓜分殆尽之后,试图以新的产品逻辑打开行业切入点。

但从目前来看,这条新赛道并没有形成与长、短视频分庭抗礼的市场号召力,也没有一家大厂杀出重围成为绝对赢家。

巨头遍地,谁执牛耳?

据消息称,西瓜视频决定在未来一年拿出20亿来补贴创作者,这无疑加剧了中视频战场的硝烟。

其实,这场关于“中视频”的大战,在两年前就已拉开序幕。

从15秒到1分钟,再从5分钟到30分钟,人们开始发现,30分钟并不代表着流水账,如果制作水准匹配,它的内容更扎实,比短视频或电视剧、电影更加吸粉。

在中国市场,做到如同YouTube一般,对长中短视频内容不设限的平台,先有B站,又有了西瓜视频。

中视频市场开始迎来更多“新”玩家的虎视眈眈。

2020年4月,爱奇艺悄悄上线了直指“中视频”市场的产品“随刻”。为了“随刻”的突围,爱奇艺招揽了前Airbnb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葛宏担任SVP。

爱奇艺CEO龚宇曾提到,视频播放平均时长在七分钟到十几分钟的中等时长视频,即YouTube模式,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很低,全行业DAU才在1亿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迅速加入这一战场的,还有短视频平台。

2019年8月24日,抖音宣布开放15分钟的视频发布时长。自抖音上线以来,视频时长限制经历了15秒、1分钟、到15分钟的变化。

做出改变的还有快手。据报道,快手于2019年7月份向一部分用户开放了5-10分钟的视频录制时长内测。

随着短视频行业涌入越来越多平台、内容创作者,为了防范内容同质化问题,满足用户对短视频内容逐渐增高的要求,让视频时长放宽,也可以开拓更多内容品类。

玩家们也拿出了真金白银。快手有光合计划,抖音便有“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鼓励用户进行内容创作。

2020年6月,B站关于泛知识学习类内容的扶持已经持续了5个月,并从6月开始加大扶持力度;7月,随刻品牌升级当天,也宣布为创作者提供一整套从新锐创作者到顶流创作者的扶持计划。

西瓜视频则将扶持力度推向了新的高度。一个月前,抖音创作者大会上发布了800亿元的创作者激励计划,这其中就包含对中视频创作者的扶持。

巨头们在中视频的较量正越来越激烈

赛道“繁荣”背后的互联网内卷潮

在线视频,所有互联网巨头都不愿错过的流量和营收金矿。

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视频能吸引视频平台和更多互联网巨头下场的原因就在于此,这条赛道代表着视频领域的增长机会。

B站近两年的用户增长速度,似乎成为这类内容价值的注脚。最新数据显示,B站日活用户近日已突破6500万,用户使用时长稳定在80分钟以上。这似乎也为中视频赛道增添了想象力。

对于视频平台来说,无论抖快B还是爱优腾,目前正在进入平台边界逐渐模糊的阶段,立足于已经建立的优势开始相互渗透和试探。

抖音和快手早已开始布局中长视频业务,前者去年以来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上线了《囧妈》等电影,并积累了上千部影剧的版权库;后者于今年3月内测了名为今视频的应用软件,剑指中长视频业务。

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则分别上线了短视频应用或内容,腾讯PCG今年4月将腾讯视频和腾讯微视整合为在线视频BU,进一步推动长短视内容的联动效率。

当聚合长短视频业务成为各平台的普遍动作,一条全新的赛道不但代表着平台内部生长的机遇,更有可能成为视频领域赛马结果的决定性力量,并探索更丰富的内容结构和营收空间。

而对于百度、知乎、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中视频强调的内容信息量与其业务的共洽,成为其视频化计划的一个切入点,为平台流量和变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最终的结果是,各家在一条未知结果的概念赛道上迎来大堵车,巨大的付出在边际效益递减的大环境下也没能换来预期的结果。在这背后,互联网巨头们对市场红利见顶阶段的迷茫和恐惧,还在慢慢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