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安志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曹植“七步成诗”的佳话人人都听说过,而曹植就国地又有几人知晓呢?史载,曹魏太和元年(227年),35岁的曹植徙封浚仪(今开封),这是曹丕之子曹睿继位后,为防备这位才华横溢的叔叔而为之。尔后,曹植又被换封到雍丘(今河南杞县),今天属于开封的通许就在当年的雍丘。曹植在雍丘先后就国两次,带旺了当地文脉。从北宋状元王拱辰19岁蟾宫折桂、民初胡汝麟开中原煤炭公司之先河、抗战时期为保卫河南竭心尽力的候连瀛便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的通许,又出了一位退休不退志、丹青传八方的书法家,他就是原通许县工商联合会会长、“河南省工商联先进工作者”、县作家协会副会长,县硬笔书法协会首任名誉主席、郑州粤海书画院副院长,今年66岁的邓安志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安志书:韩愈《师说》

“写字是我的爱好,也是现代人必须修的功课,别看现在手机、电脑用的人多了,一提起笔来就忘字,但真正好的一笔字,就是一张随时‘拿得出手’的名片。不然古人怎么说:‘字是打门锤’?”邓老谈起习字的重要性,一言便点到了“天元”,令听者多有“豁然开朗”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业专科学校任教还不忘练字的邓安志(摄于1980年)

生于1955年的邓老,虽然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年代,又历经了改革开放的巨变,可写字的爱好一点都没有改变。艰难时世,无碍追求妙笔龙凤,黄土地、废纸张,皆是他练字的好现场;繁荣盛景,不阻打磨惠心撇捺,飞机上、旅店里,俱为他挥洒的贵暇光。由农而学,由学而仕,由仕而书,邓老的人生多姿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邓老靠一笔好字“写”来了另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老与友人造访通许景点“曹植墓”

因他书法有名,在繁重的公务之余,邓安志不辞劳苦,先后加入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羲之书画报签约书法家,又拜河南"书坛三杰"朱忠宝为师,还成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开封领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书法作品曾获"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大赛银奖、全国中老年艺术大赛二等奖。著有《中国邓姓名人》、《通许古今人物》、《通许古今诗文选》等书。在豫东大地上也因他妙笔生花而名声鹊起,故于2015年荣休后,邓老又感于现代人提升硬笔书法十分必要,在通许县与友人一道发起设立“通许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并被推选为第一任名誉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过“2018年迎春笔会”、“2020年抗疫诗词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嘉许,还打造通许中艺假期书法绘画考证班,为感兴趣者及青少年的书画水平精进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老的作品,除了在景点、桥梁、折扇上被呈现外,长卷更是一绝。其《金刚经》长卷作品被上海华珍阁艺术馆收藏,《道德经》长卷被河南鹿邑老子历史博物馆收藏。而《孝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长卷作品也被上海、北京、重庆、乌鲁木齐等地的爱好者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老手书长卷《孝经》

生活中的邓老平易近人、志趣高远,练字之外,还研习太极拳,在朋友圈中,美誉颇多。友人张飞曾(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翰林书画院顾问)先生尝题:“邓公者,名安志,汴京之人也!喜酒而性豪爽,善书而娟娟清秀,为人而仗义疏财,为友则推心置腹,偶缘之所遇,诚心而为钟声,是乎!天意所设,地域所置,成仁于神也!是为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老留影于上海“华珍阁”前

谈到此铭,邓老却有些不好意思了:“朋友的谬赞给了我动力,但更给了我压力,压着我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我们责无旁贷!”于是,爽朗的笑声在粤海书画院的大厅中长长回响,绕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