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含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清中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篆隶书法得到了极大的复兴和发展,以至于出现了自秦汉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在此期间,精篆善隶的文人学士不胜枚举,比如有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都是其中的骁楚代表。他们除了对篆隶书法的造诣深厚,往往在其它书体上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觑,毕竟书法诸体是相辅相成的,而且都是需要深厚的功力的。

为本次书画课代表要分享的则是晚清民国时期,扬州名士陈含光的书法作品。或许有人不曾听闻此人,但我相信扬州的书友对他一定不陌生。陈含光曾因其书法成就而与溥心畬、于右任、刘太希、台静农被并称为“渡海五家”。更与吴昌硕、王国维、黄宾虹、朱自清等人为至交好友,常以诗酒书画相聚于“石牌楼七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陈含光的书法而言,尤以篆书最具特色。陈含光的篆书秀劲挺拔、洁净而古朴,有着浓厚自然的金石之气,颇得《天发神谶碑》之神髓,甚至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细观其篆书,尾笔如锥似衣带飘袂,却又无一笔拖泥带水,可谓净无芥尘、力挺刚劲。由此可见其书法功底之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篆书以外,陈含光的楷书则应规入矩,尤以欧楷为主要方向;行草书则隽雅秀劲、意态飘洒,融“二王”而自具神韵,但他的行草书并不多写,后世流传也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据说当年陈含光为表抗战之决心,他毅然摔砚毁笔、不写不画,犹如梅兰芳拒绝为日寇表演而蓄须一般;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后,他迫不及待地写下了“八年,一旦升平”庆贺。

坚卧

回到正题,接下来一起欣赏扬州名士陈含光的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含光(1879-1957),江苏扬州人,名延韡,号移孙,后改含光,别号淮海。出生于书香世家,清光绪举人、后官至道台。诗书画三绝,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光宣”诗坛108将之一。其书法尤以篆书最具特色,颇得《天发神谶碑》之神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书画课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书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欢迎各位热爱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的朋友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都是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我们继续创作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继续创作、分享更多优质内容,不负“集金石书画之精粹”的初心。

注:本文由“书画课代表”原创首发,图文消息谢绝未经授权的复制、抄袭或抓取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