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我爱的人,还是嫁给爱我的人

这样的灵魂拷问,大概每个女孩都曾有过。

比如王映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人称“杭州第一美人”的她,有足够的资本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20岁时的王映霞,沉溺在文坛大才子郁达夫疯狂的追求中不可自拔。

这个家境优渥、饱读诗书的白富美,能有什么坏心眼?

不过是被大作家一句“你愿意做家庭的奴隶还是自由的女王”打动,再加上周遭好友的起哄,头脑一热,就当了“二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姻初期,自然是热烈的。

郁达夫亲自为她在她的家乡杭州打造了一座“风雨茅庐”,让她过上了“吃得比鲁迅家要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性格终究是骨子里的,没法因为爱情而改变。

王映霞是喜欢热闹的,或者说这个年龄是喜欢出风头的。

毕竟没有聚光灯,没有舞台,“美人”就会迅速枯萎、消失。

郁达夫却是自卑的,他用“非烧尽社会,烧尽己身不可”的爱去爱王映霞,最后剩下的,只是猜忌和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曾说:自我暴露,在达夫仿佛是成为一种病态了,别人是家丑不可外扬,而他偏偏要外扬,说不定还要发挥他文学的想象力,构造出一些莫须有的家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将他和王映霞比作“乱世男女离合”。

之后又出版《毁家诗纪》,将王映霞比作“逃妾”, 完全忘记了他曾经的许诺,要她做自己的女王。

1940年,王映霞与郁达夫正式离婚,从此,两人再不见面。

这时的王映霞,已经32岁,虚度了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美人终究是美人。两年后,王映霞再披嫁衣,丈夫钟贤道送给她一场“世纪婚礼”。

1942年4月,婚礼在重庆雾都酒店举办,王莹、胡蝶、金山等大明星纷纷到场祝贺,各界名流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热闹,持续了三天。一时间,江浙、重庆等地的文学圈、商界名流等都知道王映霞风光再嫁的消息。

钟贤道是民国外交元老王正廷的得意门生,当时担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前程锦绣。

和郁达夫一样,钟贤道也是对王映霞一见倾心,也同样在婚前许下诺言:我懂得怎样把你已经失去的年华找回来,请你相信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是,钟贤道做到了。

婚后,钟贤道对王映霞体贴入微,王映霞也洗尽铅华,洗手做羹汤。

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共同生活了38年,直到钟贤道1980年在上海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年后,回首这两段婚姻,王映霞说:“如果没有前一个他,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