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近年来,长三角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做好养老服务,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着力破解的突出民生难题。
今年以来,沪苏浙皖纷纷出台政策,聚焦老有所养制定“长三角方案”——
上海: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跨越式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养老机构已达到729家,居家社区服务机构则有1200多家,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构投入运行。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10月11日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的事项。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并指出,这次推进综合监管,在强化宽进、鼓励参与的同时,将着力形成事中事后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要聚焦模式创新,更加突出过程监管、结果监管,压实各环节监管主体责任,完善事中事后配套监管制度,确保养老服务行业放得开、管得住。要聚焦机制创新,围绕质量安全、从业人员、涉及资金、运营秩序、突发事件应对等五个重点方面,加快搭建养老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机制,通过清单式监管,严格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责,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江苏:打造“苏适养老”
根据刚刚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至2020年11月1日,江苏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1.84%,高于全国3.1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六位。在国内老龄化程度超过18%的29个城市中,南通市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其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22.67%。
10月11日,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苏省养老方式及服务需求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江苏,7.9%的老年人表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这意味着,更多的老年人更愿意进行“原居享老”。
未来5年,立足机构支撑社区、社区支撑家庭,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不离开居住环境、不缺少亲情陪伴、不改变生活习惯的“原居享老”服务......10月13日,《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发布,1850万老年人将享受更多高质量养老配套服务。《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着力破解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努力让广大老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事实上,早在2016年,南京便在全国最早试点家庭养老床位,截至目前已设置了5701张家庭养老床位。据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介绍,从实践来看,家庭养老床位能够实现多方共赢:老年人实现了养老不离家,并能较好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机构,硬件等重资本投入大大减少,一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投入是机构养老床位的1/5;政府方面,有效缓解老城区养老床位供应相对不足的难题。
除了南京“嵌入式”家庭养老床位的运作模式,让老人在不脱离家庭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江苏各地还在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实践中,结合当地养老服务发展特点以及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创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无锡市新吴区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全区家庭病床统一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包括上门巡诊、康复治疗、卧床护理等医护服务,并衔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江苏已经在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淮安、镇江、泰州8个市开展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共建成并运营床位1.4万余张。
浙江:形成康养服务网
浙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03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1%。
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浙江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天宁作关于跟踪监督《关于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答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据悉,浙江到2025年争取建成1000个康养联合体,形成覆盖该省的康养服务网络。
根据报告,浙江将从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管理、创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三方面稳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该省。
其中,浙江省强调错位发展、相互补充,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79家,年底可覆盖到所有乡镇(街道);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2.3万个,基本实现全覆盖。
安徽:将推出“皖伴计划”
安徽省的老龄化排在全国第九位。
今年初,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出台安徽省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55%。探索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建设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及照护床位。
据悉,“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推动出台《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同时,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制定全省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标准,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领取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参考依据。
此外,安徽省还将实施社区低龄老年志愿者与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结伴养老的“皖伴计划”,鼓励通过邻里互助、低偿报酬、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保补贴等方式,不断探索互助性养老新模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