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吹牛,战绩平平,或者说经常打败仗也能成为元帅?没错,在苏联的元帅名单上的确有这么个人,他就是叶廖缅科。当然,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说错了,因为这叶廖缅科的名气很大,如今更是被俄罗斯军事学院2002年评定中位居20个战略方向领导人中的第15位,按理说能力应该很强,而且战绩很显赫才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叶廖缅科的绝大部分战绩的确很普通,也经常打败仗,总体来说,他在苏德战争期间的整体表现,就连斯大林都看不下去了,实在是惨不忍睹,简直是拉低了苏联指挥官的平均水平。在苏德战争开始之时,他担任西方面军副司令,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而后担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担负从西南方向掩护莫斯科接近地的任务。

他之所以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并不是说他能力有多强,完全是因为他向斯大林保证完成任务,斯大林见他如此自信,也就相信了他。然而,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突击仅仅前进了十几公里就停止了,仅仅是把古德里安轻轻推了一下;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却已经绕到西南方面军侧后,从而导致西南方面军的近乎全军覆没,基辅战役就此结束……

之后古德里安率军回击,结果在布良斯克战役中反而将叶廖缅科的方面军给合围了,叶廖缅科本人在突围中受了重伤;就在军队危难之际,叶廖缅科竟然抛下军队坐飞机逃了,但天道好轮回,因为飞机失事,叶廖缅科一头栽在地上,也不知是他命硬还是运气好,在被发现的时候,身受重伤且被冰冻已久的他,竟然还有微弱的呼吸,而且后来还抢救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觉得叶廖缅科太惨了,加上他的那些老同学们求情,导致基辅会战和布良斯克战役失败的罪魁祸首竟然没被严惩,仅是被降职为集团军司令员而已;此后他又打了多场战役,但基本没啥特别突出的地方。但能成为元帅的人,又岂会一直这么平庸?如果德军没有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话,可能叶廖缅科就会一直这么平庸下去。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和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是当时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两支主力部队,由于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所以斯大林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斯大林格勒,可是当时苏军将领没有几个敢和势头正盛的保卢斯以及霍特正面“硬杠”;正面防御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司令员洛帕京宁可被免职也不肯坚守斯大林格勒。

无可奈何之下,斯大林只能调来崔可夫担任正面防御斯大林格勒的司令员,但仅有崔可夫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斯大林格勒城没有合适的人来守;也不知是斯大林灵光一现,还是叶廖缅科的老同学提示,反正斯大林最后就让叶廖缅科去守斯大林格勒。说来也是奇怪,一向打仗不怎么行的叶廖缅科,在防守斯大林格勒时却是如鱼得水,将巷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很好地把握了城市攻防战的特点,以劣势兵力顶住并吸引了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和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进攻;同时他也正确处理了防御与反攻的关系,顶住前线指挥员的压力,坚决保证总预备队的隐蔽集结和专门用于反攻。可以说,叶廖缅科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取胜的最大功臣,但斯大林似乎并不想让叶廖缅科摘取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大的胜利果实。

也不是说不想,实在是当初基辅战役和布良斯克战役的失败伤透了斯大林的心,也或许是斯大林纯粹的只是恶趣味地想报复一下叶廖缅科,总之,在最后消灭保卢斯的阶段,斯大林命令主攻部队为罗科索夫斯基所率领的顿河方面军,而叶廖缅科则被派去突击罗斯托夫。虽然最后的胜利果实被罗科索夫斯基摘取了,但叶廖缅科还是“一战封神”,因为他经典的战役也就这么一次而已。

之后,他的老同学们想趁热打铁,让他多赚点功绩,比如举荐他担任加里宁方面军司令,在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中顺利完成任务,升任大将;但这真的是他的功劳吗?其实不然,功劳最大的是他的参谋长库拉索夫,没错,这个库拉索夫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参谋长,是叶廖缅科的老同学们精心安排给他的,因为他们知道叶廖缅科的脑子不太好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叶廖缅科的脑子不好使?之前一直说叶廖缅科的老同学们,他的老同学们能量就这么大吗?别说,还真的很大,叶廖缅科毕业于高级骑兵学校和指挥人员进修班,他的老同学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等等,可以说是属于第一骑兵集团军一系,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何斯大林对叶廖缅科一再地包容了。

说叶廖缅科脑子不好使的就是他的老同学巴格拉米扬,他在回忆录中说“在我们中间,看起来最倔强的是叶廖缅科。他经过罕见的努力,掌握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呃,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都要付出罕见的努力,这是得有多笨?但也说出了叶廖缅科的特点,虽然脑子不好使,但性格倔强,这也造就了叶廖缅科的统兵风格——异乎寻常的顽强,能打硬仗。

在苏德战争后期,为了让叶廖缅科多抢一点功劳,他们甚至把战功卓著的扎哈罗夫大将派给他当副手,这在苏联战争史上,也是头一次,可以肯定,下这个命令的基本就是朱可夫。总之,在老同学们的不断帮助下,叶廖缅科在1955年时,顺利晋升为元帅,和他同年授衔的有巴格拉米扬、格列奇科、崔可夫、比留佐夫以及莫斯卡连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战功和能力角度考虑,叶廖缅科能成为元帅,绝对是有“内幕”的,但就算知道有内幕又能怎么样?人家的关系够硬,而且叶廖缅科虽然说他笨吧,他又懂得迎合大领导的欢心,比如他在斯大林面前表现出自信十足的样子,虽然后来战败了,但斯大林也没过多责怪他;比如斯大林去世后,他立马就去迎合新上位的赫鲁晓夫,还做出了很多让人不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