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台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剪纸艺术中独具特色,久负盛名。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岁月的历练和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活态文明及智慧结晶。凝聚人民的生活情趣、审美观念、价值取向、艺术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凌,女,1967年生,是土生土长的莱山区解甲庄人。莱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李凌从小便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开始跟奶奶和爸爸学习剪纸。一把剪刀、一张纸,通过构图、选纸、放样、铰花等工序,在她手中,瞬间就可剪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图案。她的剪纸作品主题多种多样,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祈求幸福,向往美好,祝福健康,期盼亲情、赞美爱情等等,都是剪纸经常应用、表现的主题。结婚生子、乔迁新居、祝寿、刺绣底样、装饰画、等,都可用剪纸表达。如用莲花、金鱼表现“连年有余”,用喜鹊、梅花表现生活喜悦,用鸳鸯戏水表现美好爱情,用佛手、鲜桃表现多福多寿等等。作品有的虚实相间,浑厚朴实。有的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最小的就几个厘米见方,十分生动。既继承了胶东细腻纤巧的风格,又融合了北方粗犷大气的表现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纸是李凌每天必干的活计,不管大小每天都剪几幅,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技艺,她还致力于将家族传承下来的熏样进行整理、复原。目前,已整理老的熏样百余幅,有的熏样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同时,她还收集整理有关烟台地区的传统剪纸,并加以复制。李凌对胶东的小窗棂花剪纸很有研究,收藏并复制了千余副窗棂花剪纸。她把小窗花剪纸和老家具花板,老窗棂结合了起来,把剪纸和旧家具旧窗扇的美充分表达了出来,使古老的物件焕发了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李凌成立了自己剪纸工作室,教授小朋友们了解剪纸知识,学习剪纸,提高小朋友们的剪纸兴趣,把非遗项目传承下去,不留遗憾。2019年李凌为法国来烟台研学的国际友人展示教授剪纸技艺,得到了好评。今年,李凌在解甲庄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建党100周年颂党恩红色剪纸”活动,在解甲庄尚书府举办了“庆国庆李凌剪纸作品展”。2018年莱山区以李凌的作品项目为主体,申报并入选了烟台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