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日,国际通信市场传出了新消息,拥有着全球第二大通信市场的印度,其领军运营商RelianceJio宣布,会将其手机预费业务资费大幅上调,调整范围从19.6%至21.3%不等,新费率将从12月1日起执行。而在此之前,其他两大运营商Airtel和VodafoneIdea(Vi)已将预付费移动资费提高了2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习惯了三家运营商多年“唯唯诺诺”提速降费的环境举措,再听到国外运营商如此任性涨价的消息,小编的第一反应是疑惑印度那边的手机用户不得狠狠抗议吗?但就这御三家先后涨价的时间差来看,印度手机用户恐怕真没掀起什么风浪。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某业界专家的态度,当事人认为,从长远来看,资费上调和最近的电信领域一揽子计划是否有助于电信业,目前还无法确定,但资费上调将加快该行业融资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专家而言,涨价对电信行业有没有助推作用无所谓,但资费先得涨起来,如此坦率直白的言论一时间让人不知从何找槽点,插句题外话,这种情况要放在国内,用户们的舆论攻击就能将三家运营商的决心击垮一半,另一半则靠始终站在用户这边的国家工信部的助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题在转回来,为什么印度运营商会突然涨价?原因很简单,总不外乎一句运营商想获得合理的资本回报,实现财务健康的商业模式。那么,为什么之前的模式不合理,不健康?三个字概括,价格战。16年的时候,印度首富的RelianceJio进军移动通信市场引发了一场价格大战,导致印度电信领域从十几个运营商缩减为三家私营运营商,而其他运营商则要么退出,要么合并或破产。价格战的直接恶果是运营商的营收下滑。所以,一旦将对手挤压出市场,就到了胜利的一方进行“秋后算账”的时候。

说起通信市场价格战,不会有谁能比国内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吞咽下的苦果更大,以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为例,在4G商用的头一年,移动一口气就建起了70万座基站。到了现在,5G商用时间已超两年,5G全面深入部署工作依然未全部完成。电信和联通则干脆的选择了抱团行动。

为了得到合理的资本回报保证企业运作,5G时代大家商量好不打价格战了,可套餐资费一公布用户不买账呀,以5G商用的时间看,中国少说10亿手机用户,据最新数据统计,三家的5G套餐用户加起来不过4.5亿,勉强才同4G打了个平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有用户担忧,三家运营商会紧跟着印度通信市场的脚步来一波“暗中更进”悄悄涨价吗?小编看到不少用户在论坛上以运营商大规模下架2017年—2018年低价套餐为论据推理运营商接下来的涨费举动。小编认为,就运营商取消低价套餐的举措而言,实在不能以偏概全。首先,不少4G时代的“神卡”和“神套餐”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并没有把用户享受廉价资费的路给堵死。那么,三家运营商想涨价吗?肯定想的。涨的成吗?要能涨的成就不会主动降价了。问题的核心是,用户根本不愿买账。5G套餐资费,从三家统一协定的158,到现在近乎被腰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哪家省地市级的运营商稍微有点不合适的小举动,媒体的眼睛就盯了过来,运营商的上司工信部也跟着见招拆招。携号转网为难用户?立马出台规定全国范围内设立10000家中立营业厅帮助用户办理携转业务。

套餐扣费上玩文字游戏?联通五年前推出的“腾讯王卡”套餐都没有逃过人民日报的火眼金睛,费套餐宣传不实、降档受阻、营销诱导等情况惨遭痛批。

综上,三家运营商想“顶风作案”上调5G套餐资费的难度其实挺大的,你们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