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近日,第一部呈现中国白话散文百年状态的文学史——《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面世。该书将百年白话散文的发展脉络提炼为“启蒙、救亡、革命、新启蒙、新人文、在场”等六个关键词,让读者透过这些关键词,一窥中国白话散文的百年风貌。
12月12日,在“散文故乡”四川眉山,针对该书举行了一场分享会,《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的主编以及来自省内外近60位专家学者、散文作家参加了分享。
图据网络
眉山是“散文的故乡”。唐宋散文八大家,眉山占了三家,两宋时期眉山进士多达880位。“从‘三苏’算起,眉山在散文世界里已经风光了一千年,今天这个活动,就是短暂的一百年向漫长的一千年的一个致敬。”四川省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作家马平表示,不仅如此,眉山还是在场主义散文运动的诞生地,因此来到眉山参加此次活动,可以说一脚踏进了白话散文和文言散文这两个领地。
“来到散文文脉的地方来做散文分享,我是很惶恐的。这次活动也可以说是现代散文千年文脉的‘还乡’活动,也是一场朝圣活动。”分享会上,《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主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唐小林教授对该书的一些做了具体分享。
唐小林表示,自己之所以来主编这本《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主要是受到时代的感召。这一百年发生了什么?在动笔之前,唐小林一直在思考。 他认为,最近这一百年发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变中不变,就是把古老的中国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国家。而白话散文不仅主动参与并且深深地卷入了这场运动,并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同一时期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其他文体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享会现场
因此,唐小林把这个作为此书的主题。“以此为主题,可以将这一百年的散文史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作家进行整合,二是能将不同作品进行整合。”
此外,该书还为了体现出白话散文的“大众性”,让大众看得懂,喜欢读,所以“好读”也就成为编写者追求之一。在唐小林看来,《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应该是一部基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立足于文学在场与担当的、好看的文学史。
“这部文学史以六个关键词,绘制了中国白话散文百年流变的一幅六屏画卷,其底色是深厚的家国情怀。”青年评论家龚莹莹也表达了对百年史的爱不释手心情,她说,它使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发现,作为散落在小说、诗歌、戏剧边缘的白话散文,同样肩负起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