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管好边防,守卫好门户,唐初设有节度使,后来到了唐朝中期,节度使的职权越来越大,不仅掌管军事,还把经济也一把抓。就这样,节度使们越来越膨胀,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有道是“俺是老大俺怕谁”!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了,他儿子吴元济开始接手管理部队上的事。但他本人不是什么好鸟,现在又有了那么多兵,一下子飘了起来,带领这些走狗在舞阳、叶县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朝廷对淮西那边的乱象深恶痛绝,元和十一年(816年)冬天,李愬毛遂自荐,主动站出来要求征伐淮西。此举正合唐宪宗心意,于是任命李愬负责攻打淮西的西路战事。

李愬倒也聪明,上任后就宣扬自己是赶鸭子上架,根本不想和吴元济两个打。吴元济安插了细作,监视着李愬的任何动作,但并未发现他有一点想打仗的意思,于是也就不再小心戒备,把这事丢脑后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呀,李愬早就私下抓住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并对他展开了攻心为上的计策,对他的待遇非常的体贴宽厚,让李佑深受感动,遂和李愬拜了把子。既然都是哥们了,李佑也就向李愬透露,吴元济把主力都布置在洄曲那边,防止朝廷的大部队进攻;而大本营蔡州城的守卫不过是老弱残兵,数量也不多。

李愬一听就明白了,吴元济防守蕞薄弱的地方就是蔡州。从这里入手撕开个口子,要打赢这场仗就容易多了,指不定还能活捉吴元济呢。

于是李愬悄悄准备起来,在一个雪天,刚刚入夜的时候,李愬带领精兵抄了条小路,这条小路直达蔡州城。谁也没想到会有人打到这里来,因此蔡州的守备异常松散,晚上都没人巡逻值夜,士兵们都睡得鼾声四起。

李愬让人偷偷爬上城墙,把守门的士兵先杀掉,然后打开了城门,让城外的剩余部队人马静悄悄地进了城。不仅把蔡州城控制住了,还把正做着春秋美梦的吴元济给生擒了。驻扎在洄曲的大部队闻讯都傻眼了,王都被擒了,他们再扑腾有什么用呢?便纷纷举起白旗,向李愬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意说文史

要说李愬这人也是聪明,先是迷惑对方,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又瞅准时机,不仅俘获了吴元济,还顺手牵羊扩大了战果,让主力部队纷纷投降,蕞终不战而胜。

吴元济有此一劫也是该,大本营都不好好重视,老弱残兵能顶什么用?所以就像我的人生信条一样,做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别因为做过有经验就轻敌,世事变化万千,一不小心就会阴沟里翻船。

面对敌人,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世间有很多事是没法再重来一次的,我们的每一个思考、每一个选择、每一步都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