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年轻的时候曾当过抄写文书的小吏。一天,他在办公室里抄写文书抄累了——估计经常加班,便丢下笔,双手抱头长叹道:“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班超这里提到的傅介子张骞,都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事迹被写进了各年级的历史教材,大家都很熟悉,后来他因功封博望侯。傅介子主动请求出使大宛,以一己之力杀死匈奴使者,后来又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凭一己之力另立新军,用今天的话说“十分牛叉”,因此受封义阳侯。

班超羡慕前人风范,希望立功异域,以博取功名。于是,主动请求出使西域。果然,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边疆稳定和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班超投笔从戎的佳话从此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而西汉时期,也有一位期望立功的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佳话。

汉武帝时期,南越尚未归顺,动乱不堪。朝廷在亟待收复南越的人才。而年轻的给事中终军主动自荐,他对汉武帝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终军请缨的典故自此而出。

他的勇气打动了汉武帝,武帝同意他出使南越。

不幸的是,南越内部好战派不愿意归附汉朝,杀了终军。他当时才二十出头。

数百年之后的唐朝,有一个叫祖咏的诗人在路过幽州的蓟门(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时,被当地壮阔的风景吸引住了,驻足间陶醉间,写下了《望蓟门》一诗:

燕台一去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最后两句巧妙的融合了汉代的两个典故,激烈着后代无数男儿的激昂斗志,让人澎湃。难怪清代评论家屈复会说:“通首雄丽,读之生人壮。”

这首诗是我偶然读到的。班超投笔长叹的情景,我深有体会。每次在办公室写材料累了,都会有这种心情。只是我没有班超的气魄,敢于“异域立功”。但是读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句子,内心还是会非常激动,觉得这就是我要说的话,这就是我想做但没敢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