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源丨图虫

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②将年收入不超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

③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后两种计税方式相差可能上万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于2018年12月发布《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本来,过渡期三年结束后,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得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纳税,国务院上述规定相当于将这一到期日又延后了两年。

那么前后两种计税方式,相差多大呢?

1、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

以一位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扣除三险一金、6万元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等后的计税税基)15万元的个人为例,假设他的年终奖为3万元,如果合并计税,这3万元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税为6000元,也就是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4万元。

上述个人同样的情况,假设单独计税(今年仍可选择的计税方式),这3万元年终奖适用3%的税率,缴纳个税为900元,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9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上述的案例中,年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的个人,按月单独计税可以少缴5100元个税。

2、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税额等,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年终奖27万元。如果单独计税,小李年终奖共需缴税52590元,工资缴税900元,合计53490元。如果合并计税,则共需缴纳个税43080元。

对小李来说,两种计税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总结一下,单独计税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员工更友好,合并计税则对于年终奖较多的员工更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取消年终奖我会考虑跳槽

虽然年终奖延续税收优惠,但其实更多的人在担心今年会不会取消年终奖。

南南 | 32岁 通信行业从业者

我在一家通信类创业公司工作两年多了。入职的时候,HR跟我们说的是3-5个月的年终奖。但我去年到手的年终奖差不多是2个月的工资。最近,从我们领导那里传来的消息是,今年没有年终奖。

具体原因,我推测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做5G项目,目前还没有被大批量采购,公司整体上一直处于投入期,没有盈利。因为一直没达到最终的产品形态,而且受疫情的影响,运营商那边的测试一直在拖,我们就一直在等。

另外,我们公司也在准备上市,可能有资金压力。以及,我们部门确实没有多大的产出,这一年表现算中规中矩吧。

不给发年终奖我内心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我来公司两年多了,一直没有涨过工资,我们公司的薪资水平在行业内只能算中等,去年给2个月的年终奖我勉强能接受,虽然没有达到HR说的标准,但去年因为疫情,想着能给就不错了,因为我那时候表现也不算太出色。

今年就不一样了,我这一年付出特别多,加班加点,自认为进步非常大,为部门做出的贡献也很大。原本我设想,今年的年终奖评定,我应该是我们部门级别最高的,至少能给我3个月的工资。

我年初就跟HR申请过涨薪,对方当时表示会向公司反馈,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今年年终奖要是也没有,我明年真的就考虑要离开这家公司了。

本来年终奖在我这不算特别重要的因素,但是放在今年,我这个情况身上,就还挺影响我的。我也能理解公司这两年一直在投入,没有利润,也不指望拿到最初HR说的3-5个月的年终奖,但起码得有一些吧,如果最后真的不发,我估计跟我一样想走的同事也不少。

对我来说,年终奖是一年辛苦付出的一个安慰,也是过年前后的一个仪式感。我觉得一个公司不仅要有年终奖,还要有季度奖。工资考察的员工的日常表现,季度奖、年终奖是对员工的激励。

另外,年终奖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公司稳定。经常有想跳槽的念头,但想等着拿了年终奖,有可能拿了年终奖之后比较满意,想跳槽的情绪也过去了。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南财号-深燃(作者 | 宛其 唐亚华 李秋涵 王敏 邹帅)、每日经济新闻、公开资料报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编辑 冯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