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2021年文山州专家工作站的批复》(文政复〔2022〕4号)精神,文山州人民医院申报的丁云川专家工作站、缪应雷专家工作站、龚昆梅专家工作站、杨红菊专家工作站和邓丹琪专家工作站获批建立。5个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在以上专家及其团队的帮扶和指导下,将对文山州人民医院搭建高层次创新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山州专家工作站

获批建立的文山州专家工作站运行周期为3年,在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州委组织部、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人社局共同组建文山州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负责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审定、协调、推进工作。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解决我州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创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探索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文山建设。

丁云川专家工作站

01

建站科室

文山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0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云川,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云岭名医”,现任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昆明市延安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昆明市劳动模范。在心血管超声医学领域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内有较高的影响力。现为《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技术杂志》和《云南医药》编委,《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特邀编委,《医学参考报——超声医学频道》常务编委,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先后荣获“昆明市新长征突击手”“昆明市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昆明市劳动模范”“昆明市优秀专家”(入选昆明市高层次人才库)等光荣称号。

03

合作领域

1.运用丁云川专家团队先进的科室管理理念指导文山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的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超声诊疗工作,引领超声医学科在医、教、研三个领域协同发展,让医院超声医学水平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2.拓展心血管超声检查领域,指导文山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开展心脏声学造影、血管声学造影、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项目,提高心血管超声诊断水平。

3.搭建地市两级超声医学领域桥梁,开展超声领域帮扶工作,为文山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专技人员培养开启“绿灯”奠定基石。

缪应雷专家工作站

01

建站科室

文山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0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缪应雷,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岭学者、云南省“名医”、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在省内及全国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擅长消化内镜下ESD、POEM、ERCP等高难度微创手术。业务能力较为突出,擅长消化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口括约肌切开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在炎症性肠病研究方面造诣深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6.6,出版专著8部,其中主编7部。

03

合作领域

1.消化内科疾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规范化诊治。在临床工作中,规范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提高消化内科对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水平。

2.提高超声内镜诊治水平。在专家团队带领下开展超声内镜穿刺技术,逐步规范化开展超声内镜下穿刺诊断,提高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诊疗技术。

3.消化道早癌的规范化筛查及治疗。做好内镜早癌规范化筛查,提升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治疗。

4.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逐渐开展小肠镜诊疗,填补消化 内科在小肠疾病诊治方面的短板。

5.人才培养方面。选派消化内科年轻医师到专家团队医院进行短期进修。

龚昆梅专家工作站

01

建站科室

文山州人民医院胸外心脏大血管外科

0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昆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岭名医、云岭工匠、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的中青年血管外科专家及普通外科专家。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临床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创伤学会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委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等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龚昆梅教授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负责云南省科技厅研究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基金1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影响因子36.5分。参编《营养筛查与评估》,主编《实用普外科基础与临床》。龚昆梅教授在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台湾海峡血管外科大会、中国血管外科论坛、中国南方血管外科大会、血管外科全国年会、普通外科全国年会等重要会议上发言60余次,担任主持人80余次,主办国家级继教项目8次。

03

合作领域

1.专家帮助文山州人民医院胸外心脏大血管外科解读血管外科疾病相关指南,结合实际情况,规划适合文山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疾病规范化治疗前进的道路,指导血管外科疾病规范化治疗手术,帮助培养一个血管外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团队。

2.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复杂血管外科手术,如A型夹层杂交手术,能让A型夹层患者在州内手术,避免转院途中夹层破裂而导致生命危险。

3.完成1-2项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发表1-2篇中文核心文章,争取获得一项省科技厅三等奖以上(包含三等奖)的科技奖励。

杨红菊专家工作站

01

建站科室

文山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0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红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导。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青委会全国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医保健技术分会全国常委、云南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分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 、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云南省老年病领军人才、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科技带头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中国老年医学保健》编委。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持国基1项,参与国基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科技进步奖省级、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厅级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著20余篇,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13篇,参加2部“中国专家共识”的编写。擅长老年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胰腺炎、肝硬化等方面的诊断及治疗,从事老年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3年,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胰腺炎、肝硬化等方面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03

合作领域

1.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规范化诊治”为核心内容的临床对口帮扶及科研合作。

2.推动文山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科研能力培养、学科人才建设及培养体系等相关工作,协作加快相关学科的发展。

3.强化文山州人民医院的区域性医疗辐射地位,向文山州及周边医疗单位辐射、推广“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规范化诊疗”理念,提高对脂肪肝疾病的临床治疗质量。

邓丹琪专家工作站

01

建站科室

文山州人民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

0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丹琪 ,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肿瘤研究所博士后。昆明医科大学博导、国家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云南省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研究中心主任。云岭名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病专业负责人,云南省廖万清院士工作站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及自身免疫病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03

合作领域

1.提高疑难危重皮肤病诊治水平,开展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斑秃临床研究、面部抗衰老临床研究。

2.指导成立文山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研究中心,完善多种方法检测体内、体外过敏原,光生物学实验、光斑贴实验、脱敏、药物及免疫治疗的方法。

3.指导成立文山州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研究中心,开展文山州地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并完善其管理水平。

4.学习省级先进管理理念,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文山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在医、教、研方面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