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箐芸

刘熙载于《艺概·书概》中说“笔墨性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观朱妙根各体书法作品,亦庄亦动、亦朴亦秀,苍润峻厚、古拙雄放,一笔一划间气韵流转,极具金石之味。诚如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评论朱妙根“秉性敦厚,为人谦虚,勤奋好学,书法独有面貌,有传统有创新,能写丈二大作,也可写扇面册页,各体皆精,尤善行书篆书”。

沙孟海先生说过“作为一个专业书法家,应该是各种书体全面开花,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才能化境。真正的书家要敢于突破前人未竟之事,即使取得一点点成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朱妙根牢记师训,不囿于前人成就,在传承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出新,不仅书法颇多沙老笔意,时人称之为沙笔,其学养与气度亦深受沙老浸润。

朱妙根行书宗二王,深涉李北海、米芾、黄庭坚诸家,近及黄道周、吴昌硕、沙孟海,故显浑厚华滋、遒劲潇洒,雅俗共赏,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以夯实的行书为立足点,朱妙根历时十几年的小篆推衍,在吴派篆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他的吴派篆书主要建立在李斯篆书的古朴、吴让之修长美观的结构之上,同时取法于吴昌硕灵动大气的用笔,使其篆书“吴氏当风”,深得吴昌硕、吴让之精髓,独得一方天地。

经过多年积累、探索和锤炼,朱妙根凭借精湛的书法技能和博厚的学养见识,完成了《篆书系列三大工程》,即《历代诗文三十七篇》《唐诗百首》《小品精粹百幅》。继而,朱妙根又开始踏上新的征程、攀登更高的山峰,即冲击、驰骋蜾扁体书领域,立志出新。

近年来,在蜾扁体书的创作上,朱妙根自辟蹊径,成功蝶化蜾扁体书,创作完成了《蜾扁体书系列三大工程》,即《历代名家诗文百篇》《唐诗百首》《小品百帧》,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高雅又不失时尚。由此,断代千年的蜾扁体书得以拨开重重迷雾,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蜾扁体书技术含量很高,非笔老而不可为,独具风格。它以小篆为基本结构,参以各种古体文字为元素,用笔灵活,故行、隶、草兼而有之。朱妙根在前人基础上所变蜾扁体形态特征和用笔方法有自己的特色,已吸收篆变、隶变以及篆隶变,以篆为主,以隶为辅,同时参以甲骨文、金文、玺简文等古代文字,融会贯通。其特点:灵动变化、腕转使力,八面出锋,古趣而不失传统,传统中见新意。因此得蒋北耿先生为朱妙根蜾扁体定名为“菊篆蜾扁体”。如此成就,与朱妙根厚积薄发的书法修为以及十余年小篆、蜾扁体书的推衍、演练,更与其作为随行者,在蜾扁体书上投入的大量精力戚戚相关。

书法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境界,她能通透地表达中国人的诗性心灵,成为中国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朱妙根以一句话总结——“多变、神思、笔老、化境”,并称之为每个书法家所追求和向往的殿堂!在通往沙孟海先生所言“各类书体相互融合后的化境”征程中,朱妙根以其超常的恒心毅力、深厚的笔墨功力以及流动变化的骨势气韵,在抒写他博大宽厚的书家情怀之余,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妙的艺术星空,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审美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妙根简介:

朱妙根,浙江杭州人,1946年10月生。书法篆刻家、史论家,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顾问、华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师从沙孟海、刘江。中文、书法篆刻专业双栖科班。历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西泠艺丛》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