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虽然明郑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但在台湾的荷兰人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38年的统治即将结束。

在雅科夫考乌先生极其“潇洒”地撤回巴达维亚之后,郑成功开始准备对荷兰人的最后一击,他准备先拿下乌特力支圆堡,这座小城堡位于热兰遮城堡的南方的制高点上,如果攻克这里,那热兰遮全城所有的目标就成了固定靶子。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热兰遮城内有一个名叫汉斯哲根拉迪斯的德意志中士逃出城外,向郑军投降,此人在荷兰土地测量师梅氏的笔下是一个酗酒的恶棍(两人之后不断发生冲突),但这个人为最终攻克热兰遮城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眼火铳。

拉迪斯先生逃出城之后,向郑军详细报告了热兰遮城堡内部的情况,城内原本有905名士兵,算上官吏和家属以及其他的工人,总人数大约有1700多人,此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死于饥饿和疾病,整个城堡已经越来越虚弱。同时汉斯哲根拉迪斯还协助郑成功改良了围攻乌特力支圆堡的炮台“

中国人就可以在该地筑起防御工事,把自己隐蔽在里面,并可以逼近上堡的墙边,这样便不怕我方大炮和步枪的射击

”《被遗忘的福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炮。

同时,郑成功还从厦门一带运来了数十门重炮。在1662年的一月份,有三座炮台完工,一座炮台在乌特力支圆堡南部,另外两座在东部,三座炮台总共配备28门重炮。1662年一月二十五日清晨,围攻乌特力支城堡的明军炮台和热兰遮城堡周围的明军炮垒一起发威,揆一在回忆录中说,明军炮火总共轰击了大约两个小时之久,发射的炮弹超过2500发,打中乌特力支圆堡的炮弹在1700发左右,整个乌特力支圆堡几乎被撕成了碎片,炮击过后,剩余的荷兰士兵炸毁了残存的建筑,向热兰遮城堡逃跑,乌特力支圆堡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炮。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荷兰人在撤退之前,制造了一个陷阱,他们在残存的碉堡内部藏了几桶火药,预先点燃火绳,然后逃之夭夭,有几十名冒失的郑军士兵认为堡垒里没有人了,于是冲了进去,此时炸药正好爆炸,碉堡和人都被炸得粉碎,据说郑成功本来想先进入堡垒内,但是汉斯哲根拉迪斯力劝郑成功不要这么做,因为他熟悉欧洲军队的作战方式,撤退之前必然布下陷阱,果不其然,第一批郑军进入堡垒之后,悲剧就发生了。

在此之后,郑军迅速在乌特力支圆堡的废墟至上构筑起了火炮阵地,架上了几门36磅重炮,同时,又连点成线,建筑起了庞大的战壕网络,整座热兰遮城堡已经被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荷方史料记载“

被围者彻夜用大炮、白炮、步枪、手榴弹轰击,以阻止敌人前进,火焰冲天,热兰遮城堡就像着了火似的

”明军炮弹在热兰遮城墙上砸出了好多大口子,并且向城墙发动进攻,荷兰人暂时把郑军击退,但是无论如何,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的覆灭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那座小山上的乌特力支圆堡。

热兰遮城堡内,荷兰评议会召开了一次会议,以决定在台湾的荷兰人将何去何从,然而,到会的29人中,只有四个人同意对郑军出城反击,揆一也希望可以继续坚持,或者至少熬过郑军的一两次进攻,静观其变,伺机而动,因为热兰遮城里的粮食还能坚持好几个月,足够坚持到巴达维亚援军的到来,而且因为郑军在之前的进攻之中发生了太多炮弹,或许他们的火药已经用尽。很明显这个想法过于疯狂和幼稚了。

评议会成员给出了几条理由,首先,你揆一怎么就确定对方的火药一定就用尽了?“

把行动建立在敌人军用物资即将耗尽的假想上是很不安全的

”,郑成功确实在之前的进攻之中发射了大约2500发炮弹,人家既然能从厦门一带运来火炮,同样也能运来弹药,荷兰人与其指望郑军的火药用尽倒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弹药存量。

第二,整个热兰遮城堡的守军已经非常疲惫了,而且很多人对郑军的下一次进攻都非常害怕,如果郑军再冲锋一次,那势必会造成荷兰守军大量的死亡或者受伤。

第三,乌特力支圆堡已经完蛋了,制高点已经失守,郑军在上面架设了重炮,揆一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们(郑军)甚至能看清我们的脚底

”,郑军完全可以借助地利发动进攻。

第四,援军就算是来了又能来多少人?上次倒是来了700多,结果呢?

第五,揆一有关粮食存量的发言是胡扯“

粮食储备虽颇充足,但遭受严重损坏,不能保存很久,所以不能维持到预计的那么久

”说得比较委婉,但实际上可以看看热兰遮城内的情况就知道了,大多数荷兰人已经陷入了极其困难的状态,不少人患了坏血病,只能吃一些非常硬的腌肉,不要说蔬菜,连劣质米酒都变得十分紧缺,还有很多人破了产,比如拔鬼仔的家人。从1661年的十月开始,热兰遮城堡内开始不断的有人逃出,有几个东印度公司的叛变者在吃饱喝足之后,甚至主动到热兰遮城堡下挑衅,而这更有可能是郑成功的攻心战术,可见,如果真的再坚持四到五个月,城堡内的荷兰人的下场不言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荷热兰遮攻防战。

揆一不傻,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最终评议会决定投降,向郑成功献出热兰遮城堡,已换取城堡内的人的生存,经过一番有关“投降信言辞是否卑微”的扯皮之后,双方达成了和约。

所有荷兰人被允许携带一些必需品离开台湾“

大米、面粉、酒、烧酒、肉类、猪肉、’油、醋、绳索、帆布、沥青、柏油、锚、火药、枪弹、亚麻布以及被围者返回巴达维亚途必需的其他物品,得由上述长官及评议会运上公司船只

”但是所有的重型火器都被留下,荷兰士兵在上船之前应向天开枪,然后将火枪留下。所有人被允许携带一些财物,大多数人手里只有200个银币,有20名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被允许携带超过1000个银币,所有荷兰人的财产都应该接受检查之后再被带走,而城堡内包括黄金、琥珀在内的价值471000荷兰盾的财物成为郑军的战利品,同时,双方应该互换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门欧式青铜炮。

在1662年的二月,热兰遮城的荷兰守军正式投降,此时城内还有800多活着的荷兰军民。自此,荷兰人在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返回巴达维亚的揆一遭到逮捕和审问,他被判处接受象征性的死刑,然后就被剥夺了全部财产,监禁在孤岛之上,1674年获释返回荷兰阿姆斯特丹,数年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被遗忘的福摩萨》为自己在台湾的失败进行辩解,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甩锅”,后来在1687年去世。

收复台湾之战是郑成功在历史舞台上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在荷兰人投降四个月之后,他就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湾的郑军。

但对于荷兰人来说,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哪怕到了郑经时代,荷兰人的势力也并没有完全退出沿海地区,但是无论怎样,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结束了。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这场战争呢?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荷兰人在这场战争之中的表现简直如同滑稽剧一般,无论是揆一也好,还是后来的考乌也好,这些荷兰的头头脑脑们的表现真是令人一言难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军火炮。

这场战争荷兰人投入的兵力其实并不算少,普罗文察城堡有大约140名荷兰守军(或者270名)热兰遮城堡有905名,而考乌带来了大约735名士兵,总兵力大概在2000名左右,荷兰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舰队封锁海面,把郑军困死在岛上,但是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对郑军的愚蠢的突袭,然后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得惨败,北线尾之战,荷军战死170名,大员湾海战,战死100名,抵抗郑军攻城的过程中战死12名,台江内海海战战死138名,这数场比较大的冲突荷兰一方总共战死417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明军士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战斗,比如在澎湖,大约60名荷兰士兵和30名纯冷兵器的郑军发生冲突,结果是这些荷兰士兵在发射第一排枪之后,发现这30名郑军依旧保持着阵型,然后这些荷兰人就扔掉枪支四散奔逃,最终有36人被斩杀,其他人全部当了俘虏。而郑军的损失肯定要更大,但是大多数都是由于恶劣的环境以及糟糕的后勤而失去了生命,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指出,17世纪台湾恶劣的环境最终将阻碍郑氏政权的发展,甚至成为其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