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中,金星表面有着高达500摄氏度的高温,而火星则是昼夜相差100多度,木星表面更是有着超级气旋风暴,可以说,地球是其中气温最为温和的一个了。

然而,地球并不是自诞生以来就有这么温和的气候的,在其刚诞生时,表面温度可达1500摄氏度,在历经数亿年,由热转冷,又由冷转热后,方才有了现如今这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

不过,地球的气温并不是长久不变的,而是呈持续波动状态,在这样的发展下,也就使得地球各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

比如有的地方常年冰雪覆盖,有的地方温暖潮湿。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茫茫戈壁的西北地区。

塞上江南

提起我国的西北地区,大家或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干涸的土地,一望无际的沙漠,但实际上,早在盛唐时期,西北地区还有着“塞上江南之名”。“浅草茸茸闻牧笛,轻帆猎猎送渔歌。风光胜似江南好,秃笔难描费琢磨。”这便是古人为当时的西北地区所作的诗。

从诗句上看,茸茸的草地上传来悠扬的牧笛声,湖中轻帆上飘着动听的渔歌,与我们现如今所了解或看到的西北地区全然不同。

据《中国历史地理》所说,在5000至7500年前,我国北方的降雨量比现在要多得多,可达500毫米。

除此之外,古代北方更偏向于亚热带气候,气温比现今高了2至7摄氏度,这样的气候,使得当时的北方土地肥沃,鱼米丰富,湖泊、绿林等大面积覆盖。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华北地区孕育出了水稻以及粟。

不过,发展至东汉及南北朝的时候,北方地区气温就悄然改变了,其气温逐渐下降,降雨量减少,其物候节点比起其他地方要晚个10至15天,而农作物也不似从前的正常生长。

粮草不足,百姓陷入饥饿中,无奈之下,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去到南方地区,靠抢夺他人粮食为生,而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也就此发生了。

不过这样的寒冷期,在唐朝时期开始改变,再次回到之前的温暖期,牧草茂盛,粮食充足,被称为“塞上江南”。

然而好日子不长,到了宋朝时期,北方气候再次出现变化,至今,亦是干涸一片。

干涸河流再现生机?

不过最近,一个新的现象在西北地区出现,干涸河流“复活”,难道,西北地区的气候就要再次改变,回到盛唐时期“浅草茸茸闻牧笛,轻帆猎猎送渔歌”的状态了吗?

首先是甘肃省敦煌市的哈拉诺尔湖泊,它本是疏勒河下游的河道湖,但在清朝时期,彼时引水灌溉十分兴起,哈拉诺尔湖泊亦是其中之一,于是发展成了终端湖,但由于气候原因,此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逐渐干涸,不再有水。

这些年,哈拉诺尔干涸斑驳,湖底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阳光下,米粒似的方解石铺满一地,若不是明显的凹陷,人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它曾经是一片湖。

不过,自2016年开始,哈拉诺尔开始出现湖水,水面逐渐上升,至2017年时,湖水面积已达24平方公里。

谁也没有想到,六十多年没有出现湖水,甚至接近干裂的哈拉诺尔,竟再次回到从前水天相连的景象,自其“复活”以来,此湖便清澈不已,俯视看去,像是茫茫戈壁上的一面大镜子,美丽绝伦。

前文说过,哈拉诺尔本是疏勒河的河道湖,是因清朝时期被引水灌溉才变成终端湖。

更为神奇的是,在2019年,因哈拉诺尔湖面不断的上升,湖水竟向着曾经干涸了三百多年的河道流去。

通过水量的增多,湖水逐渐延长而去,一直流到距其140公里的哈拉奇。

哈拉奇是疏勒河的尾闾,在河水干涸之前,亦是水草丰茂、湖波荡漾,十分美丽,但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期才逐渐“消失”。

还有一个现象,也是位于新疆,那就是塔里木河的终端—台特马湖。台特马湖与罗布泊相连,但由于罗布泊逐渐干涸,台特马湖的水也逐渐消失,变成枯湖。

但如今,台特马湖的湖面逐渐上升,形成218国道的一大美景。

河流“复活”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的这些现象,使人们感到惊讶,经研究,发现西北地区确实出现了变暖变湿的趋势,其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曾一望无际的荒漠逐渐出现一抹绿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其一,自然原因,上文说到,我国西北地区并不是一直都呈现这样的气候,现如今,降水量上升,那么湖泊绿林等,就有了更好的存在条件,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就会逐渐变好。

其二,国家对于荒漠化的生态治理。

在荒漠化愈发严重后,我国立即投入上百亿资金来进行治理,现如今,我国累计治沙的面积,已然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面积了,因此,荒漠化逐渐消失,湖泊绿林重现,也与我国的治理有关。

结语

由西北地区从古至今的变化可见,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而西北地区现今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也牵扯着不少问题,例如无常的天气引起气象灾害、降水量大使得洪灾频起等。

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件长远的事,还需人类多多努力,方能建造出生态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