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军 昆仑策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5月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已要求该机构暂停执业活动,停止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根据进一步调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022年4月26日工人日报发文:谨防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成防疫“绊脚石”。安徽合肥两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中,超时出具检测报告,影响了当地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严重的是,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当地随后发布通报称,该行为严重干扰了当地疫情防控大局,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相关合作业务。

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官方微博2022年1月12日发布消息,许昌市公安局通报,经公安机关调查,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存在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公安局对张某东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2021年1月14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委托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承担核酸检测,该公司收集点负责人翟某1月14日向县卫健局谎报送检样本全部为阴性,1月16日又报告发现有阳性样本。公安机关随后对济南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业务代表翟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1月10日的合肥市核酸检测医疗机构信息公布表中,累计有52家医疗机构入榜,其中超过30家为医院,剩余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全国各地核酸检测同样大量存在第三方检测的情况。应当指出第三方检测在本次疫情检测中的确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其作为私营企业的性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疫情病毒的彻底消灭会带来其利润的大幅度减少,甚至企业破产、员工解聘。因此,存在着核酸检测作假的利益冲动,通过制作假阳报告,或者明知有阳性却不及时汇报导致疫情扩散,使得各地不停反复检测发国难财,影响各地经济发展。

上述所列举的核酸检测中出现的“假阳性”报告案例,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由于现实中存在核酸检测“假阳性”报告的先例,会导致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疫情扩散的真实情况,会导致延误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故此,建议:将核酸检测技术和机构通过赎买的方式收归国有和国家绝对管理。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广大百姓对核酸检测真实性的顾虑,真心实意地高效地配合核酸检测,从为彻底消除疫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酸检测技术和机构必须收归国有,否则国家和民众长期处于疫情的无休止的折磨之中。

参考文献:

1.光明网-中国青年报:北京通报个别核酸检测机构检测质量问题

https://m.gmw.cn/2022-05/09/content_1302938398.htm

2.工人日报:谨防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成防疫“绊脚石”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4-26/doc-imcwipii6476136.shtml

3.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负责人被立案侦查

https://cs.com.cn/ssgs/gsxw/202201/t20220112_6234710.html

4.河北隆尧县核酸检测机构瞒报三例阳性样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1236780/

5.合肥市核酸检测医疗机构信息公布表

http://hf.bendibao.com/live/2022214/76153.shtm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博士;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