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交汇潮平江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即现“三馆合一”项目)犹如一艘“巨轮”浮出水面。此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已先后封顶,近日,随着广东美术馆顺利封顶,“三馆合一”项目实现全面封顶,成为和谐统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明清时期,白鹅潭是我国海上对外贸易枢纽,货轮穿梭往来,由此驶向全球各地。未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艘“巨轮”将承载岭南的文化宝藏,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广州城市精神传扬四海,全面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与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完成。项目定位为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是滨水开放的多层次现代化文化博览群体。5月25日,南方日报专访何镜堂院士,倾听他与团队对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愿景与期冀,解读人文珠江建设的美好“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日报:作为珠江畔的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如何理解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承载的文化使命?你认为它最终为何会落户在白鹅潭?

何镜堂:建筑本身受气候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文化、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当我们每设计一座建筑时,都先要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因此,要做好广州的建筑,就先要读懂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同时,这里还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体现着这座城市包容、和谐、求新、求变的性格。文化是城市与建筑的灵魂,文化是有根的,由其所在环境和城市发展特点决定。岭南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需要进一步提炼发扬,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形如“巨轮”,寓意岭南文化乘风破浪远播四海。

白鹅潭一带是广州“十三行”所在地,有着深厚的海丝文化底蕴和商贸基因,三江交汇孕育人文湾区,这里不仅有着开阔的滨江视野,也是最能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日报:你提到建筑离不开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土壤,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作为广州市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岭南特色、广府文化?

何镜堂:广州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云山珠水”的城市格局,纵观世界级都市,能在城市中心有山有水非常难得。一直以来,广州的建筑也多注重与气候的适应,与环境的融合,我们从很多本地建筑中都可以发现,广州人喜欢室内室外相融合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此外,受气候影响,岭南建筑在选材上对采光、通风、隔热、防潮有一定要求。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延伸了老城市的文化基因,在这里创建现代风格建筑,体现了“老城市新活力”的精神。岭南建筑具有开放、通透的特点,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将横贯在建筑与珠江间的一条马路移到后面,让建筑和珠江融合在一起,同时在此处设计了架空和下沉广场,保障市民的活动空间。

在通透性和可达性方面,未来,市民可以从广场分别走进三个场馆中,此外,三个馆之间还建有多个平台,既提升了各场馆参观的可达性,也保护了建筑的整体性。这些平台与室外环境相融,提供了观赏珠江的不同视角。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符合岭南建筑对气候的要求,入口广场在建筑的遮挡下可以遮阳避雨,建筑中的平台可以起到内外沟通的作用,具有采光好、通风凉快的特点。

南方日报: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设计效果图来看,建筑在三江交汇处格外显眼,你说这里是最能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地方,我们如何从这座滨水建筑中领略它的活力与特质?

何镜堂: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老百姓喜欢的公共活动空间,给人以美的生活享受。城市建设要将环境、文化、活力串联在一起,这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大前提。广州从建城起就是一个与水共生的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特色,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

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老城市”意味着传承,“新活力”就是要创新发展。我们传承广州因水而兴的城市发展脉络,打造世界级滨水活力空间,同时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使它满足现代人的休闲享受和精神追求。

其实建筑是很接地气的,离不开当地的风土人情、材料技术等条件。在工程上,我们为建筑主体选用陶瓷材料,一是考虑隔热技术,二是陶瓷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而上方的玻璃建筑则更突出现代感。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三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从江岸向后逐渐由低到高,建筑本身不是一个呆板的形象,从远处看有巨轮出海之态。今后,它将发挥文化的吸引作用,彰显千年商都交流往来的城市活力。

南方日报:你讲到交流交往的场景,其实无论海心桥还是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你的团队一直尝试在珠江上开启现代社会交往新空间。你如何看待文化设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何镜堂:白鹅潭的发展是海丝文化的缩影,水陆相连的开放多元共享空间延续至今。前面说过我们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里设计了多层次连廊平台,其中一条拱形平台长约200米,为人们提供了活动交流互动场所,这条“鹅潭飞虹”跨越时空,寓意这里曾发挥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又寓意今天与大湾区及世界各地的交融。

建筑始终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结合周边景观我们打造了多层次的立体观赏交流空间。人们可以从海上坐船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从下面的绿地广场仰视建筑,或者在建筑里向外看珠江。建筑还利用了滨江码头资源和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让这里连通四面八方,便于人们的往来,把江岸还给老百姓。

在多年的建筑工作中,我形成了简称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念,我想它对于这个项目也是很适用的。“两观”是建筑在空间上的整体观和在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是指建筑要同时满足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南方日报:你一直在强调场馆及其周边环境的公共性。你认为今后广州在打造文化基础设施时,如何进一步延展它的公共性,从而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带动周边地区的流量与人气,提升城市与人文湾区的活力?

何镜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中,公共空间的营造是居于首位的。人文湾区就是要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一直坚持将最有活力的滨江空间给老百姓使用,沿江布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很好的趋势。

此外,除了公共性,我们也要注重珠江岸线的生态性、文化性、可达性,保持水清岸绿的自然环境,突出人文湾区的精神风貌,打通视线通廊,让四面八方的人容易到达。如果这些能做好的话,我相信诸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样的项目,一定是有人气和流量的,那么它自然就会带动周边的发展和活力。

再有我想补充说的一点是,码头、仓库、工厂是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痕迹,在时代发展中淘汰了不代表就要拆掉它,在保留旧貌的同时可以变更它的内部功能,多做城市展览等市民活动场所,珠江沿岸需要更多公共空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作者】 郎慧;梁文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