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是传承千年的最为民间喜爱的传统艺术,每到春节或有喜事时,心灵手巧的女子会剪出各种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红剪纸,透着喜气祥和,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窗花透过窗户随着新年的阳光照进屋里。家人正在床上小心翼翼的贴一只只漂亮的剪纸窗花。浓浓乡愁、朴素而深切的亲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窗花剪纸,形成了非常和谐有趣的传统民俗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剪刀,几张纸,折叠几下,剪上数刀,展翅欲飞的蝴蝶,登上梅枝的喜鹊,跃然纸上;朱熹、黄宾虹等徽州名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徽州古村落、古民居,错落有致,徽韵天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老的文明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滋润着徽州这块土地,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徽州剪纸是徽州民间传统艺术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徽州剪纸都被视作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及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剪纸工艺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北方的窗花,它融徽州山水、自然风光、民俗故事为一体,将徽州风情用剪纸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了解剪纸艺术的人们知道一句话,“剪山易,剪景难”,说的就是要在剪纸作品中表现山水风景,需讲究概括写意、形神具备,对创意、构图、技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民间剪纸早些时候除部分新婚之家贴于新人房窗门外,多数用于庙会、节日活动的装饰工艺品和纪念亡人的冥货装饰,少数作为贺礼。现如今,徽州剪纸除其本身的装饰作用外,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艺术珍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剪纸大师们在题材上大胆开拓,注重吸收徽州雕刻等其他民间艺术的精华,结合摄影中的光影技术,用黑白色调将徽派建筑特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窗棂门楼刻画得秀美灵丽,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初,我们一行旅游达人到黄山做了一次非凡旅游体验,探访了该市的剪纸技艺传承人吴笑梅女士,她亲切的教我们徽州剪纸,大家笨手笨脚,嘻嘻哈哈地忙碌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笑梅女士表演她的拿手绝活给我们看,只见一张轻软的宣纸,一把精致的小剪刀,在一双巧手的加工下,一幅徽州山水画跃然而出。黑白、虚实、明暗的强烈对比中,徽州地区独有的风光在纸上“复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的家乡,剪纸几乎是人人都可以‘来上一手’的。建筑、民俗、人物、年画都可以作主题,是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吴笑梅一边舞动着小剪刀,一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黄山市,徽州剪纸一直流行。近年来,该市的剪纸技艺传承人吴笑梅因为剪纸艺术造诣深,广为人知,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剪纸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歙县作为徽州文化核心区,歙县民间剪纸形式丰富,童年时,吴笑梅出生于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自幼跟随擅长做纸扎的祖母、伯父长大,从小就对剪喜花、绣鞋样等民间手工情有独钟。二十岁时,她已经可以剪刻创作近百种喜花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贴剪纸喜花是中国民间特有的婚嫁习俗,人们用喜花来装点各种器物用具和“喜饽饽”等食品,寄托着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然而,吴笑梅却不满足于创作喜花,她将目光投向了身边更广阔的山水、田园、街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母教她剪喜花、金银吊,绣花样。后来,吴笑梅接触剪纸艺术的机会更多,悉心揣摩,乐此不疲。20岁时,已能剪出近百种喜花图案,熟练掌握了剪纸的技艺。为了提高剪纸技艺和艺术视野,广泛涉足美术、音乐、摄影、舞蹈、戏剧等多个领域,还到扬州、洛阳等地探访民间剪纸艺术,丰富创作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吴笑梅还走进了诸多学校、企业、民间机构等,言传身教,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门民间传统记忆。特别是这几年研学旅游的兴旺发展,每年都有很多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中小学研学旅游团队来黄山市,吴笑梅也经常接受邀请,为孩子展示和传授徽州剪纸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