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土一座秦代古墓,

隐世国宝云梦秦简现身

,为何小小竹简被称为国宝?专家看后,

终于知道秦始皇为何能统一中国了

!墓主究竟是什么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1975年冬天

,位于湖北省云梦县的村民,利用冬闲时期进行农田水利工作。他们在县城西郊的火车站附近挖掘一条排水渠。

12月的一个傍晚

,一位农民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了那条新挖的排水渠,他发现了一处异样,

远远地看去有一段青黑色泥土

,这种泥土显然和其他泥土不一样,而且这段青黑色的泥土,在大概三四米深的泥坑中,

呈现出一块四方形

,明眼人就能看出这是

人为的痕迹。

因为早些年参加过考古发掘,他隐隐觉得这块泥土就好像当年他挖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些年在云梦县外就挖到过一处西汉古墓

,当时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这片也积攒了很多春秋古墓,所以许多农民就参加过发掘工作。这位农民觉得此事不对,他连夜进行挖掘,挖了没一会,

他就发现了棺盖

,他急忙跑到了县文物局报告此事。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刻就和他赶到了现场,

几个人合伙下立刻挖到了棺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云梦县地处位置不同,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古城。春秋时期,

楚平王让儿子在此建立了楚王城

,并留下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所以云梦县附近

出土过从商代到秦汉时期的文物

。正因如此,湖南省文物局立刻就派了两名考古人员赶来发掘。刚到时,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基础裸露在地表的古墓,好在的是古墓没有被盗墓贼盯上。

在渠道的周围30米内,专家居然发现了12座古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发掘

古墓位于云梦县西郊的睡虎地

,原来是一片高于平地的一个山脚,1

1座古墓都密集地分布在睡虎地的山嘴上

。江汉地区的冬天并不冷,泥土并没有上冻,考古人员很顺利地就挖开了古墓的土层,再加上埋葬并不是很深,挖掘工作一帆风顺。

这12座墓葬均为小型墓葬

,长方形没有封土堆,更没有墓室和墓道。

几周后,专家发掘到七号墓葬时,他们发现了椁室的大门上,刻有“

五十一年曲阳徒邦

”的字样,

曲阳是云梦古时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十一年曲阳徒邦”

公元前276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南下,一举拿下了楚国都城。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

“五十一年”应该说的是秦昭王五十一年

,也就是公元前256年。这一年,秦国完成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同时他们也对韩国和赵国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批墓葬都是

一棺一椁

,青黑色的泥土正是青膏泥,在它的保存十分完好,一些珍贵的秦代文物也出现在人们眼中。

清理到11号墓葬时,专家感觉明显不一样,这座墓葬比其他的大,但同样是

长方形竖穴坑墓

,上部由1.1米的五花土组成,下面由2米厚的青灰泥打底,墓室夯土经过层层夯打,特别的结实。

古墓总体深5.1米

,墓中有一件椁室,椁室内有清水,这种情况就说明椁室密封得十分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5.5米深

1975年12月26日清晨

,睡意朦胧的考古人员来到11号墓葬发掘现场,刚刚清理完墓坑的积水后,专家开始清理角落的器物。突然他发现站在

墓坑边上的年轻人鞋上沾了一片竹片

,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他,

这可能是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大喊一声“

都不许动

随即他就拿起那片竹片看了起来,他惊喜的发现这片

竹片上居然清晰的写着字

,这明显是一个竹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竹简的价值不可估量。当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椁后,一瞬间就傻眼了,

一副骸骨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竹简

。这让专家们开心坏了,因为古墓的环境并不好,他们立即将竹简转移到墓室中。开心之余,专家还是有点疑惑。一般随葬品大多为金银玉器,棺椁中放大量竹简的还是第一次见。

墓主为何会将竹简带着身边呢?这些竹简上都是什么内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条为竹简

专家将竹简绘制成分布图

,根据竹简在墓主头、脚、手等部位,

分为了甲、乙、丙、丁、戊、乙、庚、辛八组

,再依据次序摆放竹简,摆放好的竹简用毛笔在清水中一一清理。

经过清洗后,竹简漏出原本的模样,

竹简大概长20多厘米,宽大概0.5到0.8厘米,1155枚竹简上

,单面双面都写满了文字,因为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出土过秦代竹简,所以它们

堪称国宝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文物立刻就被送到了北京,北京的专家立刻展开研究。他们将墓主头部位置的竹简称为

甲组竹简

,这组竹简共55支,大约有550字左右,一共

记录着从公元前306到公元前217年

的历史,专家将这些竹简命名为

《编年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年纪

通过对《编年纪》的研究

,专家发现竹简中还描述了

一个名为喜的一生

“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秦国君主在位超过45年的只有秦昭王

,那一年刚好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再根据墓主的骨骼分析,

得知墓主年龄在45岁左右。

《编年纪》记录的最后一年时秦始皇三十年,说明喜的年纪应该是46岁,

这个和检验报告如出一辙。

专家通过《编年纪》了解了喜的一生。

公元前246年

,一位年轻人成为了新的秦王,

他就是嬴政

,但此时的秦始皇还未掌权,大权依旧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嬴政元年时,

年仅16岁的喜登记并“傅籍”

。秦国常年打仗,因此年纪到达16岁时,就需要登记信息,待到合适时就会参军。此时秦国的疆域已经十分宽广,

北抵长城、南到长江,东逾函谷关

,宽阔的领土并不能让嬴政满足,他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喜正式参军

。喜第一次参加战斗是攻打魏国的卷,卷北邻黄土,是攻打魏国都城的主要关卡,因此秦魏双方数次争夺,

最终以斩首魏国三万余人拿下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44年

,喜在拿下卷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八月份,喜迎来了全新的生活。在这一年,

喜成为了一个管理文书的小吏

,出土的秦简上记录了大量的秦代法律的文献,看得出来,喜应该进入了秦朝中央政府,

其中竹简上记载《为吏之道》显示了大量秦国的基层法律,

显示了秦国不但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还特别的精细。

秦国以吏为师,官员在社会有着主导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喜再次被征调到部队,

不过这次参军的经历很短,《编年纪》中显示,喜在当年的十一月就回到了家乡,这次他成为了一名主管文书的官员。

从《编年纪》得知,

从公元前254年开始

,秦国开始从小吏中挑选人从军。来添加自己的军队的力量。接下来的时间里,

喜度过了整整八年的为吏生涯

。显然喜一直都在从事律令以及司法密切相关的工作。他这一生所从事的官职,都需要扎实的法律素养,所以云梦秦简中,

法律文书有612枚,占据了秦简一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崇尚法律又急于扩张的国家,法律的推行变得极为重要。

例如《田例》中

“居田舍勿敢酤酒”

严格地规定了秦人在播种耕地时,不准饮酒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出土的律文来看,喜很喜欢这一个工作。

喜除了工作以外

,他的墓室中还出土了“六博棋”,“六博棋”在民间十分流行,

“六博棋”由木棋盘、骨棋子和竹博筹组成

,棋盘正面刻有规矩纹,以掷投行棋,因此被叫做“六博棋”。或许2000年前,

许多夜晚都是“六博棋”陪伴喜度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博棋盘

但平淡的生活总会被战争打破

虽然多年以来,喜一直从事小吏的官职,但他也随时可能告别家人走向战场。

公元前234年,

嬴政十三年,

喜被迫再次参军

,但这次《编年纪》的记载十分简略,只简略地写着:

“十三年、从军”

“十五年、从平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喜或许还不知道,他的君王已经开始

实行吞并六国,统一中国的战略

,此后的战役中,秦军不再是以攻城略地为目的,

而是要剿灭国家

喜在《编年纪》的十九年写着:

“南郡备敬(警)”

,结合出土的

《南郡守腾文书》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南郡守腾或许

在嬴政十九年发布一份命令

,南郡加强警备,以配合已经展开的秦统一战争。在南郡的喜,记录了所发生的一切,许多国家在这场战争灭亡,幸运的是,喜在战争中存活了下来,

他这一生都在记录着秦统一六国的重要转折

,也侧面的反应了喜是认同自己君主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17年,喜停下来他的手中的笔,《编年纪》到此为止

。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小人物”,是怎么见证了秦统一六国的时代发展。

结语

睡虎地墓葬虽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漆木器

,但他们给专家带来的信息,

远不足云梦秦简的震撼,

喜的一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秦国普通人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编年纪》,一位墓主人,一段战国时代从列国混战,再到走向统一的历史,都汇聚在云梦睡虎地了,这里就是历史的“小舞台”。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