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疲惫的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走出了茫茫大草地。战士挥舞枪支、军帽,流着泪抱在一起,欢呼、激动取代了过草地时的惶恐。

毛主席等人看着战士开心的场景,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可在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丝忧虑。

出了草地当然值得开心,可是在前面,老蒋又调集了大军等着他们,企图将红军全部消灭。围堵不怕,红军战士什么阵仗没见过,从江西到现在,多少次围堵都闯过来了。

图 | 红军过草地(油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怕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红军接下来该往哪里去?落脚点在哪呢?

红军现在弹药不足,各种物资严重缺乏,加上长时间的行军,战士已经很累了,非常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整。但是,红军对陕甘这一带基本一无所知,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又去哪寻找落脚点呢?

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毛主席等领导人,该怎么办?

没办法,红军只好先往前走,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来到了哈达铺,就是在这里,红军找到了一个落脚点。

而这个落脚点能够找到,跟一个烧饼铺老板有很大关系,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聂荣臻让战士杨家华去买烧饼,可没想到烧饼铺的老板帮了红军大忙!一个烧饼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真实的事件。

这一切还要从红军来到哈达铺说起……

一、偏远小镇

1935年,蒋介石得知红军已经走出了草地,心里不免感到一丝惶恐。急电甘肃省主席朱绍良,让他派兵守住腊子口,利用天险堵住红军,将红军消灭在雪山、草地一带。

面对敌人的部署,毛主席命令红四团花三天时间攻占腊子口,为红军打开生命通道。9月17日,红四团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夺下了腊子口,部队往哈达铺方向前进。

夺取了腊子口,非常有利于红军的行动。可对毛主席等人来说,红军下一步要去哪里仍然是个未知数。

为了顺利占领哈达铺,红一军团让侦察连连长梁兴初带人去哈达铺侦察敌情,如果敌人不多,就把哈达铺占领。

梁兴初接到命令后,马上召开连部会议,决定伪装成国民党中央军前往哈达铺,上级批准了他们的方案。

就这样,梁兴初穿着中校军衔的服装,带着人大摇大摆来到了哈达铺。哈达铺虽然是甘肃的一个偏远小镇,可地处交通要道,从明清以来就有很多商人经过这里。

梁兴初带人来到城门口后,守城的士兵看到中央军来了,屁颠屁颠迎上去,点头哈腰。虽然表面上很恭敬,但心里也有些戒备。

平时自然不会怀疑,可现在红军来了这里,上面早就发了通知,让各个地方部队严加防范。哈达铺的士兵又怎么敢大意呢?现在突然出现了一支中央军,怎么不让人怀疑?

为了安全起见,守城的士兵恭敬地向梁兴初索要证件,查看身份。

图 | 梁兴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也明白这一点,守城士兵肯定会有些怀疑。但他知道,只要自己谱摆得越大,就越真实。

面对小兵向自己索要证件,梁兴初假装发怒:“你们是什么部队,竟然还敢看我们中央军的证件?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守城士兵被梁兴初的派头给吓到了,不敢多说什么,连忙让他们进城。

梁兴初带人来到了镇公所,召集了镇长、保安队长等官员。一看梁兴初的中校军衔,镇长几人唯唯诺诺不敢多说话,梁兴初向他们询问兵力部署、粮草等情况,他们都老老实实回答。

问完后,梁兴初使了一个眼色,副连长带人就出去了。等到副连长回来时,梁兴初明白已经把哈达铺控制住了。

这个时候,梁兴初笑着说道:“各位,我们是红军,现在哈达铺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请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镇长一听懵了,还以为梁兴初是在开玩笑:“长官,你是在说笑吧?”

梁兴初微微笑着不说话,镇长吓得直接跌坐在地上。

根据之前的部署,询问清楚哈达铺的情况后,一部分人立刻占领了城门,其余人分别去了镇公所、军队驻地、邮局等地,哈达铺的士兵都不知道什么情况,就被缴了械。

红军大部队随即开进哈达铺……

二、小鬼,去买几个烧饼

我们上文就说到,哈达铺虽然是个偏远小镇,可是地理位置好,经常有商人来往,在哈达铺还有很多家商号。人多、商贸繁荣,那自然就有很多物资。不仅物资多,价格还很便宜。

再加上之前打腊子口,红军缴获了不少粮食,如今到了哈达铺,物资就更丰富了。

考虑到之前红军战士过草地吃了很多苦,没什么吃的,所以到了哈达铺后,红军总政治部就发出了一个口号,“大家要食得好”,给每位战士发了一块大洋,还让炊事班做好吃的犒劳大家。

战士有了钱,就去集市上买东西。红军战士大多是南方人,没吃过羊肉,难免会买一点,还有鸡蛋、零食、布匹等各种物品。哈达铺的集市上一时间全是红军战士,热闹极了。

不仅战士可以解馋,红军领导也可以好好吃一顿了。一路上,像毛主席他们也没什么吃的,基本上跟战士吃的一样。

聂荣臻带着部队到了哈达铺后,刚放下行李,早就饿了的他,对战士杨家华说道:“小鬼,我刚才看见集市上有卖烧饼的,你去买几个来。”

杨家华放下手头的活,应声道:“是!”说完就出去了。

杨家华来到集市上,看见这么热闹的场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兴奋极了。当他看见一个老乡在那里卖烧饼后,快步走到了那里,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问道:“老乡,我这些钱可以买几个烧饼啊?”

烧饼铺老板笑道:“可以买四个,您要几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来四个!”

“好咧!”

说完,烧饼铺老板就顺手拿起旁边的一份报纸,然后把四个烧饼一一夹在上面,再用报纸包了起来,递给了杨家华。

“谢谢老板!”杨家华接过烧饼,兴冲冲就赶了回去。

“首长,我把烧饼买回来了。”杨家华将烧饼放在了桌子上说道。

聂荣臻笑道:“好,辛苦了。”

在一旁的林彪没有多说什么,拿起一块烧饼就吃了起来,聂荣臻也拿了一块,他这一块还没吃呢,林彪就已经吃完了一块,显然已经饿了。

聂荣臻把纸包递给林彪,林彪又拿了一块,拿完这一块后,林彪就把纸包递给了聂荣臻。

聂荣臻推辞道:“你饿了就多吃点吧!”

林彪没有说什么,依然把纸包推了过来,见状,聂荣臻没有推辞,接下了纸包。聂荣臻一边吃着,一边拿起那块烧饼,递给杨家华:“你也吃一块吧!”

杨家华哪里敢吃,连忙摆手推辞:“首长,我不饿,您吃吧!”

聂荣臻笑道:“我都能听见你肚子咕咕叫了,还说不饿,快吃吧,请你帮帮忙,不然,我怎么看报纸呢?”说着,眼角瞥了一下包烧饼的报纸。

杨家华仍然推辞,可聂荣臻把烧饼硬塞到了他的手上,杨家华也就接下了。

随后,聂荣臻一边吃着烧饼,一边看着那张包着烧饼的报纸。那是一份《山西日报》,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的报纸,不管怎样,聂荣臻像往常一样,看得非常认真。

聂荣臻一边嚼着烧饼,一边看着报纸,当他翻开另一页的时候,几个大字跃入了他的眼帘: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率领国军进攻刘志丹。

图 | 聂荣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有些惊讶,随之是激动,他继续往下看。在这篇报道中,叙述了陕北根据地刘志丹率领的红军,还有他们目前的状况,不仅建立了根据地,还有了比较好的群众基础。

聂荣臻激动坏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杨家华大声说道:“小鬼,快,把通讯员找来,让他把这份报纸立即送给毛主席,送到中央。”

杨家华还在吃着烧饼,没有想那么多,马上把烧饼收起来,接过报纸就跑出去了,找到通讯员,让他把报纸送走了。

屋内,聂荣臻显得非常激动,兴奋地对林彪说道:“陕北还有根据地,刘志丹率领一支红军在那!”

林彪也想看看报纸,无奈已经送走了,连声问道:“真的吗?”

聂荣臻重重点了点头,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彪又坐下去,一边吃着烧饼,一边陷入了沉思。

聂荣臻对中央红军下一步要去哪,他也不知道,中央有关会议上也没有讨论出结果。他作为高级干部,自然知道这一点。可如今在报纸上,发现陕北红军还有消息,如何不让人惊喜,这就像是你在沙漠里走了很多天,突然得知前面就有水源一样。

聂荣臻巴不得现在就飞到陕北去看看!

在哈达铺发现的这个重要情报,很可能会改变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并挽救红军。聂荣臻在屋内思索片刻,脸上止不住的欣喜。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杨家华面前:“小鬼,这份烧饼买得好!报纸买得更好,你立下大功了,赶紧再去烧饼铺买些报纸来!”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大洋递给杨家华。

杨家华摸了摸头,笑道:“是!”

杨家华知道,在长征途中,几位首长都喜欢看报纸,每到一处,只要能找得到报纸,就要看。他以前就给聂荣臻等首长买过报纸,自然知道这一点。

图 | 杨家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家华接过大洋就跑了出去,又来到了集市上,找到刚才那位烧饼铺老板:“老板,我用一块大洋买下你这些报纸行不行?”

烧饼铺老板笑道:“这都是一些以前的报纸了,不值几个钱,你要就拿去吧。”说完就把报纸递给杨家华。

杨家华说道:“不行!不行!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个是您用来包烧饼的,您也花了钱买的,我要付钱的。”

杨家华接过报纸,然后把大洋放在了烧饼铺的桌子上。那老板第一次见这么讲原则的部队,以前那些士兵,吃他家的烧饼能给钱就算不错了。

烧饼铺老板心里很感动,急忙说道:“这一块大洋太多了,这样吧,你再拿几个烧饼走。”

杨家华笑道:“好嘞,谢谢您!”

杨家华拿着烧饼和报纸,拿回来全都给了聂荣臻。一看到报纸,聂荣臻立刻看了起来,连一旁的烧饼都顾不上吃了。

三、到陕北去

聂荣臻他们是在1935年9月19日进入哈达铺的,随即找到了那份报纸,并将其送到了中央,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20日,毛主席等人率领主力部队大约8000人抵达哈达铺,当天就对红军的生存问题展开了讨论。

9月22日,党中央在哈达铺的关帝庙召开了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上正式宣布:“到陕北去,同刘志丹、徐海东的红军会合。”

至此,中央红军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地!

红军刚进入哈达铺时,走了很长时间,部队上下已经很疲惫了,提不起什么精神。路程艰苦都不算什么,难的是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一直走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现在好了,总算有方向了!

烧饼铺的报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是,党中央决定到陕北去,难道仅仅是因为烧饼铺的一份报纸吗?

当然不是!

其实,估计有些读者知道,红军在哈达铺作出前往陕北的决定,主要还是因为梁兴初等人找到了很多的报纸,还有毛主席抵达哈达铺后,自己想办法找了不少报纸。

图 |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文我们就说到,梁兴初率侦察连伪装成中央军夺取了哈达铺。但他在军团部接受这个任务时,还有一个“特殊任务”。

当时,他到了军团部后,左权向他下达了立即出发去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

梁兴初对这个任务感到有些疑惑,因为接到通知时,他还以为任务很紧急、很重要,可这个侦察任务似乎有些平常。

他有些好奇地问道:“就这些吗?”

左权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毛主席说道:“梁大牙,我补充一点,你想办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像国民党的报纸、杂志、书籍,只要是最近这段时间的,都可以,这可是个特殊任务哦!”

梁兴初笑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梁兴初带着侦察连占领了哈达铺后,立即命人去邮局查找报纸,在那里发现了天津《大公报》、山西《晋阳日报》、《民国日报》等多种报纸,梁兴初不管那么多,每样都拿了不少。

除了在哈达铺邮局找到了一些报纸外,当时国民党驻扎在岷县的一个少校副官,刚从兰州来到哈达铺。他带着几个驮子,里面装着不少书籍、杂志,刚到不久稀里糊涂就成了俘虏。

梁兴初从他的包裹中找到这些东西后,看到上面记载了陕北红军根据地的示意图,还有阎锡山进攻刘志丹的消息,他顿时感觉这个情报非常重要,连夜将这批报纸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比如8月1日《大公报》报道:

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则说:“盘踞陕北省为红军二十六军,其确实人数究有若干,现无从统计,但知其枪有万余。军长刘志丹辖三师,为主力部队,其下尚有十四个游击队。此外,各种小组及赤卫队等则甚多。匪军现完全占领者有五县城,为延川、延长、保安、安塞、安定等。

毛主席看到这些报纸后,显得非常高兴,对梁兴初说道:“梁大牙,这件事办得好!从现在起,你的侦察连作为先头部队,每到一个地方,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精神食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估计又有人会问了,上文不是说哈达铺是一个偏远小镇吗?在那个年代,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报纸呢?这难道不冲突吗?

一点也不冲突!

哈达铺原名为哈塔川,的确是甘肃的一个偏远小镇,可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另外,哈达铺地区盛产当归,不仅品质好,信誉还高,吸引了很多外地商人前来采购。

这些人到了哈达铺,为了便利收购,就在哈达铺开了商号,开了商号后又在那买房种当归。

既然是外地来的人,那总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吧,要待一段时间,总要看看报纸吧,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家乡的情况怎么样?

所以,哈达铺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就开了起来。

毛主席、党中央知道陕北有刘志丹的红军后,立即行动起来。9月21日,在哈达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大会,决定红一方面军改编为陕甘支队,开赴陕北同刘志丹的红二十五军会合。

9月23日,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开始踏上前往陕北的行程。

红军现在要去陕北,可是前面还有国民党军的围堵,该怎么办呢?

党中央使了一招“声东击西”,红军大部队悄悄往陕北前进,另外派了一支部队往东佯攻,弄得声势很大,并且放言:“我们要攻打天水!”

敌人在我们的迷惑下,信以为真,手忙脚乱调集重兵集结天水,防止红军东进。

国民党军在天水周边布防,苦苦等着红军到来,可等了几天,连一个红军的影子也没看到。

国民党军官都在心里思考:红军到哪去了呢?

而我们的红军,不仅没有东进,反而从哈达铺一路往北,每天行进一百多里,在9月26日渡过了渭河,继续往北。

当敌人知道我们的动向后,一个个都傻眼了,许久才反应过来:毛泽东要去陕北跟刘志丹会合!

渡过渭河后,就来到了陕甘宁交界的六盘山回民区。一到少数民族地区,红军就有些紧张,可这里的回民群众非常热情,看到红军过来后,一个个都走出家门观看。有些群众甚至烧水递给红军,还把自己的粮食送给红军。

一问才知道,前不久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刚经过这里,他们纪律严明,给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今看到跟他们穿着差不多的红军部队,百姓自然印象很好。

没想到,还没到陕北,陕北红军无形中就给中央红军送了一份“见面礼”。

10月10日,中央红军翻过了六盘山,到达了甘肃省镇原县三岔镇,在这里遇到了刘志丹派来的代表。

毛主席看到刘志丹的亲笔信后,心情非常高兴,他跑到一处山坡上,挥舞着手里的信,大声跟山坡下的战士说道:“战士们,这是刘志丹同志的信,我们就要到陕北了!”

战士一个个高兴得挥舞手臂……

1935年11月6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与徐海东、刘志丹的红十五军团会师!

图 | 毛主席到达陕北(油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从头来看长征,红军从江西出来后,一开始打算去湖南跟贺龙的部队会合,因为敌人的阻拦,不得不转入贵州。

之后,红军一直没有目的地,在敌人的包围下不得不爬雪山、过草地,直到哈达铺,找到了那些报纸,这才确定红军北上前往陕北。

哈达铺的报纸为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牵线搭桥”,这才解决了落脚点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红军没在哈达铺发现报纸,如果杨家华没去烧饼铺买烧饼,红军下一步去哪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话说回来,烧饼铺的报纸只是一个信息源,毛主席、党中央当然不会只因为一份报纸就决定去陕北,是在综合各种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因为几份报纸确定了红军的落脚点,这件事看起来有些偶然,甚至让人觉得不敢置信,但这的确是事实。

在这看似随机、偶然的事件背后,却是毛主席、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信息的敏感、对全局的把握以及对红军命运的忧患意识,这是历史的必然!

. END .

文:庐陵一小生

编辑、排版: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