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线上销售成为十分热门的赛道。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就开始“走捷径”,利用攀附他人知名商标,营造与大企业有关的假象,以此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继网店展示虚假的华为网络渠道销售授权书,侵害华为的商标专用权判赔500万元之后,十象知产发现,又一网店突出使用“小米”商标并虚假宣传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被法院判赔50万元。

据了解,周某某在其拼多多店铺销售的浴霸、暖风机、平板灯、凉霸商品名称、商品图片、商品详情页面中以及产品机身、外包装、说明书等多处突出使用“小米”字样。此外,该店铺在商品宣传中使用“小米丨生活电器专售店”“小米节能灯与市面次品灯 2 年电费对比”字样以及“走进小米”二维码指向页面的内容,营造产品与小米公司相关的假象,误导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小米”是国内外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2020 年,“小米”商标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而周某某为攀附小米公司的知名度,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擅自使用、销售与小米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商品,并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公众,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周某某此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依法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最后,上海知产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周某某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0万元。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案件已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明确规定,禁止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相似的标识。而冒用商标、山寨、傍名牌等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严重破坏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商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山寨品牌、傍大牌欺骗消费者终究是不被人待见的,还会被正版品牌起诉,告上法庭,很少有什么好下场。对此,十象知产还是建议,企业发展还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创建自己的商标品牌,相信只要企业用心对待,诚信经营品牌,当初小小的商标,也会成为企业腾飞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