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内造车中,有一批车企被称之为“新势力”,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些品牌有互联网思维。

早期新势力主要是三大品牌,分别是蔚来、小鹏、理想,合称为“蔚小理”。

三大品牌,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色,表现也非常不错,所以后来很多车企造车,或多或少,都在学这三大品牌,身上或浓或淡的有蔚小理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蔚来是大哥,小鹏是二哥,理想是三哥,所以才是称“蔚小理”。

不过如今,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蔚小理这三大品牌的差距,都相当相当大了,大到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拿2023年的数据来看,理想交付37.6万辆车,营收1238.5亿元,利润118.1亿元,数据非常好看,将之前5年的亏损都赚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蔚来呢?2023年交付16万辆,不到理想的一半,营收556.18亿,也不到理想一半,利润负211亿,和理想的盈利118亿相比,相差太远。

小鹏表现也差不多,交付14.16万辆,不到理想的一半,营收307亿元,约为理想的四分之一,利润负104亿,和理想对比,也相差太远了。

另外从市值来看,目前理想市值200亿美元,蔚来97亿美元,小鹏78亿美元,蔚来和小鹏加起来都不如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人称,世间再无“蔚小理”,因为从交付量,从营收、利润,市值等来看,三兄弟已经很明显无法并列了,不是一个等级的车企了。

不过,虽然“蔚小理”这个说法,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随着小米进入造车领域,我觉得又有了新名词,那就是“理蔚米”,或者再重组一个“理蔚小”也行,但这个小,不是小鹏的小,是小米的小了。

因为雷军李想、李斌、何小鹏都很熟,关系也非常好,重组在一起,也比较合适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是4月份才开始交付第一款车的,但到目前仅仅2个多月时间,交付量就超过了2.4万辆,按照小米的计划,6月份交付量就要超过1万辆,然后2024年交付量超过10万辆,争取12万辆。

从最新的周交付量来看,理想已经超过了问界排名第一了,而蔚来销量也上升了,小米超过了小鹏,排名不断上升。

所以相信不信,造车新势力中,理想、蔚来、小米,重组“理蔚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我觉得,如果小米再推出SUV,销量再不断增长,未来重新排名,小米超过理想成大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到时候或许变成“小理蔚”?

从这些数据来看,小鹏要加油了,再这么掉队下去,就真的要被大家从“蔚小理”中开除了,这估计不是小鹏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