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8日,秦池以6666万元的最高价击败众多对手,勇夺CCTV标王。“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被广而告之,产品供不应求。1995年,秦池酒产量9600吨,实际销售9140吨,当年销售收入1.8亿元(出厂约10元/瓶,当年古井贡酒卖到40元,颍州佳酿卖4元),利税为3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再度以3.2亿拿下标王,秦池实现销售额9.5亿元,利税2.2亿元,两项指标与夺标前增长了5-6倍。可以说,完全基于媒体的关注,秦池效应成为迅速打造品牌的一个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办,去四川买原酒,回来改头换面卖高价,没有不透风的墙。1997年1月,当姬长孔兴冲冲地赴北京领“中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奖的时候,《经济参考报》刊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秦池在山东的基地每年只能生产3000吨原酒,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翻番增加,该厂从四川一些酒厂大量收购原酒,运回山东后进行“勾兑”。

秦池的产品因此事陷入“信任危机”,市场一落千丈,当年,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传媒的视野中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那时起,“勾兑”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此时,“勾兑”给公众的印象是“弄虚作假”、“挂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