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山东理工大学九曲黄河咆哮实践团来到了聊城市东阿县,探访中国阿胶博物馆,感受阿胶历史之中所沾染的黄河文化底蕴和发展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山水一方宝。东阿之水孕育出东阿阿胶,就如同杭州梅家坞的山水孕育出西湖龙井一样。古代东阿即有井叫“阿井”,是西山猛虎“爪刨得泉”,这自然是传说。但唐代之初,李世民确曾委任尉迟恭为钦差重修阿井。阿井至今犹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阿井作了如下记述:东阿“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可知阿胶出东阿,“阿胶”一称在先,其后才附出“阿井”一名。《本草纲目》对阿井进一步解释:“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淤浊及逆上之痰也”。李时珍这里强调的“清而重”,是指济水而不限于阿井之水。阿胶的功效跟其熬胶用水的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离开东阿之水就没有国药瑰宝东阿阿胶。曹操之子曹植曾为“东阿王”。初来东阿,骨瘦如柴。到东阿之后,也曾因常食阿胶滋补,身体受益匪浅,乃感念而作《龙飞篇》;朱熹是宋代理学大师,待母至孝。曾修书一封奉劝其母:“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伴,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子祈焉。”朱熹自己后来活了七十一岁,也得益于阿胶之助。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阿胶独有的滋补之效与魅力所在。

中国阿胶,当属东阿阿胶最为珍贵。实践团的成员们也都收获满满。黄河之水绵延流长,每一次的流淌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黄河之水深沉厚重,每一次的沉淀都是奋发向上的新星。传承这份历史,让我们的实践之旅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