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南北朝时期的有为帝王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改革之一当属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而力度大的改革往往都会导致新名词诞生,北魏在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出现所谓的“雁臣”。那么“雁臣”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秦在“淝水之战”崩溃后,拓跋珪趁机复国并建立了北魏。因为拓跋鲜卑是鲜卑诸部中进入中原时间最晚的部落,所以北魏前期定都于游牧与农耕交界的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不过随着北魏在中原的统治日趋稳固,汉化程度越来越深,平城也就越来越不适合当都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孝文帝亲政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正式迁都于洛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也在迁都后进入高潮。然而北魏内部依然存在势力很大的反汉化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孝文帝的太子元恂。太和二十年(496年),元恂谋反,要返回平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恂的谋反很快就被平定,元恂也被孝文帝赐死。但元恂谋反是反汉化派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反弹,只要反汉化的矛盾不缓解,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就在元恂谋反被平定的当年,以穆泰、陆睿、元思誉、元隆、元业、元珍为首的一批北魏宗室勋贵准备在平城造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穆泰等人试图拥立元颐为皇帝,而元颐是忠于孝文帝的。于是元颐将穆泰等人的谋反计划提前报告给了孝文帝,孝文帝派出的宗室领袖、任城王元澄将这场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然而一年连续两次爆发宗室勋贵的叛乱,这让孝文帝意识到自己的汉化改革有点推过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对反汉化派做出了妥协,以“不堪暑热”的名义允许抵触汉化的鲜卑旧贵在每年春季前往平城或者位于北方的部落居住,到了秋季再返回洛阳。而这些每年在平城和洛阳之间往来的大臣就被称为“雁臣”,即像大雁一样按照季节迁徙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