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数越多,以后的福利越有份量

如今的自媒体环境,

比较靠谱,简单直接,

能在关键场合紧要关头,

解决现实问题的内容

~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前的精英跑者,来自各个时区

跨国参赛,必须适应不同时区昼夜变化导致的时差反应。它是到达新时区的生理适应性表现,会对竞技水平产生严重影响。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在飞行前就能够适应目的地的时区,但实际应用有限。服用褪黑素等药物、变换光照条件,能够有效改变昼夜节律,缓解时差反应。

产生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差反应是在快速跨越多个时区后产生睡眠障碍。人类睡眠主要由光照和分泌褪黑素来调节,两者对睡眠具有相反作用。褪黑素能促进睡眠。而光照抑制褪黑素并刺激觉醒。睡眠与觉醒昼夜节律是人内在的生理周期,一个周期持续大约24小时(也称为“生物钟”)。正常情况,昼夜节律与当地24小时昼夜周期同步。时区的快速变化使人体昼夜节律与自然昼夜周期之间失调,导致在不合适的时间嗜睡或兴奋。

影响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睡眠习惯
有严格作息规律的人比作息规律不严格的人时差反应症状更为严重。

2 睡眠类型
早起类型的人,向东航行,时差反应症状会较轻;而晚睡类型则相反。

3 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优越的人能够更快缩短时差反应的持续时间。

4 航行方向
向东航行后,时差反应和睡眠障碍的症状更严重。因为自然昼夜周期提前,人体昼夜节律必须缩短以重新建立新节奏,而人体昼夜节律本身有超过24小时的倾向。此外,向东航行影响持续时间更长,向西航行,时差反应症状在前3天最明显,而向东航行,症状将持续至少7天,而且更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跨越时区的数量
跨越时区数量越多,时差反应越明显。

6 年龄
60岁以上的人昼夜节律不规律,应对时差反应的困难更大,特别是向东航行。

7 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向东航行,发现下午到达目的地的人时差反应症状轻。

9 其他
紧张焦虑情绪,破坏了原有的生物节律。在出发地最后一个完整睡眠与目的地第一个完整睡眠之间间隔短,症状少。

症状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差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白天疲劳、晚上睡眠障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便秘或腹泻、精神轻度抑郁、烦躁不安和神经运动协调性降低等。睡眠障碍是关键症状。后果主要有:

1 认知能力
睡眠不足会影响精神表现,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增加,身体机能下降。

2 运动能力
心率、肺通气量和血乳酸都与昼夜节律有关。直接的物理指标,如最大肌肉力量、无氧功率输出和垂直跳也与昼夜节律有关。

应对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采取主动调整手段克服时差反应。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出发前、飞行中和到达后三个阶段。只有三个阶段均做到充分的准备,才能尽快克服,发挥正常水平。其间,可以使用一些药物与非药物干预措施。

1 飞行前

通常是出发前的7天。降低训练的强度和数量;调整训练时间与目的地时间尽量一致。在起飞前2~3天采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饮食;努力适应在目的地的时间就餐,不吃油腻或者太干的食物,切忌饮食过量。

应确保充足睡眠,同时尽快调整适应目的地的睡眠时间,如向东航行,建议运动员提前2至3天每天比之前早睡1小时,早起1小时;如向西航行,提前2至3天每天比之前晚睡1小时,晚起1小时。早到达比赛地点,向东航行时,每跨一个时区有1天进行调整,向西航行时,每跨一个时区有0.6天来进行调整。安排飞行时间,能在接近当地睡眠的时间到达,选择合适的中转站。

2 飞行中
上飞机后将手表时间设定为目的地时间。飞机上用餐时间尽量与目的地就餐时间一致,食用习惯的食物,保证适当的水分,避免过度饮食饮酒饮咖啡。飞机上的睡眠时间应与目的地时间一致,创造舒适的环境。

3 到达后
立即根据当地时间调整时间表, 进行轻量锻炼。适应就餐时间,安排与本国接近的饮食,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白天可以适当饮茶或咖啡,加速调整。在训练方面,到达后的前3天作为调整期,避免大强度训练,以倒时差为主;从第4天起可逐渐加大训练强度,根据比赛日程调整身体状态;比赛时间以到达后的第8~14天为宜,第14天以后,注意消除疲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药物
4.1 褪黑素
服用褪黑素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时差反应,无药物依赖性且安全。跨越5个或更多时区时才服用。舌下片含化,效果更好。在服用前应询医嘱。

4.2 镇静药
服用镇静药能减少失眠。在服用前应询医嘱。

4.3 咖啡因
咖啡因适用于时区向东的飞行。可谨慎适量服用。

5 非药物
5.1 光照
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光照,能够有效改变昼夜节律。在向东航行后的早上或向西航行后的夜晚进行光照,对于跨越8个甚至更多时区的时差反应有明显疗效。照射时间长短可视时差反应状态进行调整。

5.2 饮食
控制饮食对于改变昼夜节律也有作用,摄入高蛋白的早餐会促进清晨的觉醒,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晚餐会促进在夜间的睡眠。在新环境中用餐的时间比用餐的类型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3 小憩
小憩可以用来重塑昼夜节律或减少到达后的嗜睡症状。到达后,如果感到困意,进行15~30分钟的小憩,可有效缓解疲劳,提高白天的兴奋性;并不会导致惯性睡眠。但是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影响晚间睡眠。

5.4 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对克服时差反应有积极作用。在新的环境中,适当参加社交活动的人时差反应小,且克服时差反应时程缩短,能转移注意力,稳定情绪。

当跨越时区的时间超过3天时,才推荐上述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褪黑素和光照的联合使用。

**原题《时差反应对运动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自《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 年9 月号

作者房国梁、瞿超艺、赵杰修

图/Alexis Berg Mashable Marco Olmo

Jeff Pachou Franck Oddoux

Rami Fabregue HardRock100

还想看什么记得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