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高 / 甲亢/ 肝病/ 无效退款!V:kxyubin)
同仁们好, 处暑 之后, 暑气开始减退, 北方的小伙伴已经能感受到比较明显的秋意了, 不过南方小伙伴还是受着高温酷热的熬炼。 随之而来的 就是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了。
处暑后养生要祛湿润肺防秋燥, 阴虚者尤需防秋燥
在秋天的节气里竟然出现“暑”。 处暑节气虽然没有大暑、小暑热,但气温并不低,在大部分地区养生调理时仍需适度清热消暑。
处暑节气,昼日温差开始加大,空气的湿度开始下降,绝大多数人会觉得更加舒服,不过阴虚体质的人会首先出现秋燥的症状,比如口鼻干燥加重、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眼睛干涩、便秘、失眠等。
身体内的血液、汗液、精液、唾沫等都是阴液。 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就好比没有了水分滋润的树木,和缺水干裂的土地,会比其他人更易出现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便干、尿黄等表现。
阴虚体质常见于精神压力过重、睡眠不足、精力消耗过多的人。 当然随着秋燥的加重,其他体质人群也开始逐渐出现秋燥症状。
1、养阴润燥≠狂喝水
口干舌燥,拼命喝水,肚子都喝胀了,可干燥症状仍没缓解。 润燥不 等于喝水。 上文提到的阴液并不简单就是水分,而富含营养物质,像润滑油一样滋润我们的各个脏腑。
在秋季,喝水肯定是有益处的,但远远不够,要适当多吃一些有滋阴功效的食材。 比如说,如麦冬、石斛、花旗参、沙参、杏仁、玉竹、百合、芝麻、黑豆、枸杞子、桑葚、银耳等。
这个节气多吃点坚果也是好的,特别是出现便秘症状的人群,坚果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但要注意加工方式,避免烘烤、煎炸的。
秋燥易生七种病
1、燥在肺:易燥咳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此时最容易造成肺的损伤
解决方法: 百合大枣粥。 百合 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银耳 ,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大米 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2、燥在肠:大便干结
秋燥表现在肠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好,导致大便干结。
解决方法: 吃点杏仁。 杏仁有润肠通便,降气平喘的作用, 适当食用杏仁,即可润肠燥,又可顺应秋季自然的肃降之势,对反复咳喘,大便干结者更适宜。 杏仁有小毒,选用炒熟,且避免用苦杏仁,不宜过多食用。
3、燥在鼻:鼻出血
秋 天到鼻炎闹,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鼻出血以及鼻炎等问题。
解决方法: 祛燥按“迎香”。 点揉迎香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鼻唇沟中。 按摩前 全身放松,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指腹顺逆各揉搓20次~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4、燥在咽:咽喉肿痛
秋季极易肺热,容易发生咽喉肿痛。 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这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得比较多。
解决方法: 芦根荸荠煮水喝
5、燥在唇:口唇开裂
处暑后的干燥表现在唇上,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嘴唇干燥、干裂的情况。
解决方法: 经常按摩唇。 可使用润唇膏,用指腹轻轻按摩,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使嘴唇获得养分。 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6、燥在肤 :皮肤干燥瘙痒
解决方法: 沙参玉竹炖汤。 沙参 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所以这 款汤非常适合秋天食用。
7、燥在眼:眼睛干涩
秋季干燥,燥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
解决方法: 泡杯石斛茶
石斛有很强的滋阴养肝的功能,所以被历代医家用作养护眼睛的佳品。 日常作为护眼保健方使用,可以简单点,用它泡点茶喝就行。
注意: 石斛性寒,对于脾胃虚寒,常伴有腹胀腹痛人来说,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虚寒;脾虚湿盛者也不宜使用,用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处暑艾灸重点
一、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产生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 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因此,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清肺、滋阴、润燥。
大椎取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 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 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风门取穴: 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取穴: 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关元取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
涌泉取穴: 位于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二、强正气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序,处暑养生注重调补脾肾,顺应阴阳之气的变 化不但可以保持秋季健康,还可以起到消除夏季的火热为冬季储备能量的作用。
此节气艾灸能够有效提升人体正气,起到养肺护肝的作用,对体力、元气不足及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有明显的调理效果。处暑艾灸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穴可以温补阳气。
肺俞取穴: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取穴: 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取穴: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溪取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照海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三、排余毒
处暑的到来,代表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此时外界的暑湿之气 还没有完全退去,所以祛湿邪扫余毒依然很重要。 处暑艾灸中脘、足三里、丰隆、承山穴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中脘取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足三里取穴: 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坐落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丰隆取穴: 足阳明胃经络穴,坐落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温馨提示:佛医堂所发布、分享以及回复的一切内容,仅可用于学习参考,不可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您有疗愈需要,请务必经专业医师诊断、指导下进行。
( 哲医论坛 —— 让门生受益,为患者解难!)
专家在线/微信:kxyubin,权威辨证;主攻承诺:
无效退款: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乙肝、肝硬化、肝癌早期;
短期见效:妇科、生殖、内分泌、癌症、失眠抑郁、痤疮荨麻疹等;
同仁堂/私人订制:丸、散、膏、丹、汤——
骨痛贴膏/膏药、调月经丸、千杯解酒丹、失眠安睡丹、补肾壮阳丸、减肥丸、子宫/乳腺调理丸、育精助孕丸、降三高丸、滋补膏方等;
——诚招养生、理疗、美容机构加盟合作
联系微信:836048740
往期经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