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仁德。即便那些推崇武力的天子诸侯们,也都对仁德有着基本的尊奉。

上下五千年,最为精彩的篇章正是那些兵戈之事,国家兴亡之事伴随着频繁的战争。但我们又常常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就是说我们中国人都推崇君子,尊奉战争什么的不是君子所谓。

中国人的仁德不是软弱,实则就是中国人内心之中的骄傲。这种骄傲来自于对自我强大的认可,《国语》里说“先王耀德不观兵”,这就是说天子以下,中国人就从来推行的就是仁德之事。

这里的仁德,我的理解就是“亲己爱人”,就是要爱自己、爱他人、爱天下,凡事都要尊重别人的感受。对自己温柔,对别人仁慈,即便是非我族类的人,也要充满怜悯之心。

周天子即便是不“观兵”也要“耀德”,这种处世之道就成为世代天子和诸侯们所推行的准则,也是这个一个国家最为强大的最高标准。其后的春秋战国里,众多诸侯“观兵”中原、逐猎诸侯,其实也是在走“观兵”之举。

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庄王问鼎中原,乃至后来战国七雄纷争不断,大多都是违背了“耀德不观兵”的最高约束。因此这些霸主即便建立了如何的不世功勋,始终都还是不可赢得举世认可。诸侯们外里畏惧,内心也还是充满不满的。

于是,老子、孔子等先贤们也多推崇“耀德不观兵”,老子、孔子们也都在列国诸侯的思想中有着基本的认同。春秋以来,那些“观兵”的诸侯从来都是以炫耀武力来震慑列国,这在老子、孔子们看来都是“世衰道行”的征兆。

所谓仁德,不应该经常宣扬自己的小成绩,不应该用武力去震慑和管控身边的人们。《五帝本纪》中说:“轩辕乃修德振兵……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能够取得与炎帝之争的最终胜利,本身也是因为“修德”。

这种思想也影响到后来的诸子百家们,即便如被称为法家的子产,也很推崇仁德之事。子产在与韩宣子见面的时候,曾对韩宣子说:“为政必以德,毋忘以所以立。”可见,仁德之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很有市场的。

当然,“先王耀德不观兵”这句话本身出自《国语》,是周穆王准备征伐犬戎的时候谋臣祭公谋父的进谏之言。实际上,在当时的周人看来,如果是攻打异族的战争,那么就是为了保护族群和疆土的稳定,本身还是符合仁德的。

祭公谋父不希望发动对犬戎的战争,并非是不想作战,或更像是天朝上国的自尊。周穆王之时,西周王朝虽然没有周武王灭殷商后的百余年那么强盛,但整体实力还是足以震慑四方的。打犬戎,不违背周人的国家利益。不打犬戎,也不会违背周人的仁德。

汉朝的史学家司马迁也对“先王耀德不观兵”推崇备至,司马迁承继的正是西周乃至春秋以来的那种仁德思想,也是对天朝上国的“不怒自威”的骄傲。当时的人们对于战争,没有那么多纠结的盘算,只是大家对于仁德更为钟情而已。

仁德不是软弱,当然也更不是畏战。后来的汉王朝中,天子汉文帝和名将陈汤还曾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们中国人的仁德,还是有范围的,并非对所有人的都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