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也有种子,你知道吗?只有用优质的“种子”,才能培育出好蘑菇。

在位于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的山西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中心实验室里,分类放置着由山西各市县送来的食用菌标本,有长满野生蘑菇的树枝,有透明的不知名菌液等。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标本分门别类地一一登记、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用菌种质标本

“不要小看这一个个试管,每一个试管就是一个菌株、一个菌种,甚至能带动一个产业。”近日,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带领记者参观山西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中心,这是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种质资源中心,这里的每一个标本都被常明昌视若珍宝。

一段时间以来,常明昌团队联系山西各市、县进行野生食用菌普查与征集的数据和实物移交,这样做是为了摸清种质资源家底,丰富食用菌种质资源。截至目前,他们已从69个县收集到1000余份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明昌和学生在实验室里研究食用菌标本

常明昌介绍,菌种保存分为短期、中期、长期3种方式。短期可以保藏6个月,中期可以保藏1—2年,长期可以保藏10年,保藏温度低至零下196摄氏度。这项工作,他们做了十多年,种质资源库现在有800多株菌株,可以从中筛选出适合食用的、药用的和能提取有用物质的菌株进行开发利用,培育新品种。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培育出山西省的两个新品种:一个是灵芝新品种,一个是猴头菇新品种。”常明昌说起这些一脸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明昌团队实现了灵芝在山西的产业化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实际结合市场、不断科技创新,这样的技术才会充满活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才会体现我们的价值。”这是常明昌的口头禅。作为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全国知名的“蘑菇专家”,他将产学研深度融合,用科技扶贫带动山西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山西的地形,东面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吕梁山,中间还有不少大小河流纵贯,独特的冷凉干燥气候,适合发展优质菌菇。”37年来,常明昌潜心研究食用菌,致力于食用菌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先后在中阳、临县、汾西、广灵、昔阳、陵川、万荣等全省80多个县区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扶贫,选育优良品种300多个,推广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冬虫夏草等,实现经济效益52亿元以上,数十万农户因此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杏鲍菇工厂化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明昌(右二)和农户感受丰收的喜悦

近几年,常明昌带领团队先后开展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并带动3万多户农民脱贫,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带动山西的食用菌产业,从技术到规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常明昌团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6月,山西农业大学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常明昌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师德标兵、中国科技扶贫15年杰出贡献者等荣誉。

“我们在吕梁中阳县发展木耳产业,两年的时间,已经把中阳县打造成了华北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说起食用菌产业的成绩和前景,常明昌充满信心,“希望小菌菇支撑起大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

来源:山西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