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学工在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中国国际绿色金融与绿色低碳建筑论坛”上作了《绿色债券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跟大家交流一下绿色债券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情况。

一、绿色债券监管支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非常重视绿色企业债券业务发展,推出了绿色债券监管支持政策,表现在方方面面。

在发行额度上,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可达80%,资产负债率低于75%不考察企业其他公司信用类产品的规模。如果发行其他一般性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最高60%。

在发行方式上,可公开发行也可非公开发行。

在发行期限上,可发行可续期债券或超长期债券。

在偿付方式上,可灵活设置还本付息方式和回售选择权。

在资金运用上,债券资金用于优化发行主体债务结构的比例可以至50%。优化发行主体债务结构,即可以用募集资金偿还以前债务,这一比例比一般债券高很多。还允许符合条件的绿色投资基金股东申请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入到绿色基金。实际上,这是支持绿色基金融资的一种特殊办法。

在担保增信上,发行人仅就项目收益与债券本息差额部分提供担保。以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收益权以及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担保方式。

企业债的特点一般是先有项目再有资金,跟项目联系比较紧密。绿色债券允许先募集资金,再投入到项目中去。

二、绿色企业债券概况

从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上看,截至2022年7月底,数量最大的是交易商协会品种,高达6647亿元。证监会公司债达5429亿元,发改委企业债为2157亿元。

从绿色债券占总债券发行占比上看,情况正好相反。发展改革委企业债规模占比达8.12%、支数占比6.77%。证监会公司债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为2.13%、2.74%,交易商协会品种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为1.50%、1.48%。

从绿色企业债券各年发行规模上看,绿色企业债券在2016年起步, 2019年、2020年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分别为469.6亿元、477.4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发行规模减少。总体来说,绿色债券每年可以达到数百亿元的发行规模。

从绿色企业债券支持领域上看,绿色交通和节能环保两个领域较高,分别为774.8亿元、724.7亿元。通常这两个项目规模较大,所以绿债投入也比较大。第三个是清洁能源,达387.7亿元。绿色建筑领域超100亿元,海绵城市接近100亿元。这两个领域比较接近,都跟建筑领域密切相关,合计达200亿元的发行规模。绿色产业为34亿元,绿色农业占16亿元,绿色基金为14亿元。

从绿色企业债券利率上看,绿色企业债券的利率期限较长,有的为10年、15年、20年,有的甚至长达30年,所以利率总体上明显优于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特别是发行主体达AAA信用评级级别,发行利率并不是很高。今年以来,利率下行更为明显。比如,AAA发行主体2021年平均发行利率为4.3个百分点,今年降低到4.1个百分点;AA+发行主体2021年平均发行利率为5.2个百分点,今年降低到4.9个百分点;AA发行主体2021年平均发行利率为6.2个百分点,今年降低到6.0个百分点;AA-发行主体2021年平均发行利率为7.1个百分点,今年降低到6.4个百分点。

利率下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与整体的货币政策环境是紧缩还是宽松有很大关系。投资者对于绿债的认可与否也很重要,支持绿色发展的投资者能够接受相对较低的回报,这也是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支持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

绿色债券发行区域分布非常不均衡,前四名发行额度均已超过200亿元,广东多达358亿元,湖北达335亿元,江苏超261.7亿元,北京为218.9亿元。基本上,经济发达省份绿色债券使用多一些,中西部省份相对少一些。

希望企业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债券绿色债券品种,更好地利用这一金融融资工具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