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走了,终年九十三岁。

爷爷弥留的夜晚,奶奶一直不愿意去休息,时不时还要颤颤巍巍的走到爷爷身边去看他,给他说:“你起来吧,吃些东西就好起来了。”

我幼时记忆里,爷爷就不爱说话,耳边常听到的也是奶奶对他的数落。爷爷时常叼着旱烟在屋后的竹林中劈着干枯的树干和苦竹,然后打捆成柴。默默的背负着一捆捆柴禾,塞满了灶台前和屋后的空间。然后或坐在门槛上,或坐在矮凳上,默默的掏出那杆旱烟,搓揉烟叶,掏出他那随时放在上衣荷包里的煤油打火机慢慢点燃。在昏暗的土墙老屋中,随着烟杆上的火星明灭,一股股烟雾升腾开来。

大多时候,奶奶总会习惯性的说上一句“一股烟臭味。”,然后安静的引燃柴火放入灶膛中,用火棍轻轻拨弄,开始煮粥或者蒸饭。

爷爷不爱出远门,也不会做饭。每逢奶奶要出行访亲时,总会预先给爷爷煮上一大锅界于稀粥和干饭之间的稀饭,配上自家做的水豆豉或是咸菜或是自家地里出的不多的几样蔬菜,偶尔也会切下一些挂在墙上许久未曾动过的咸肉。

奶奶一辈子没机会读书识字,也经历过饥寒交迫的年代,在她朴实的观念里,有吃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后来,爷爷和奶奶愈加苍老,大家的情况也比以前好转,爷爷奶奶就住到了街上。在其后的日子里,“吃”仍是他们的第一大事。爷爷胃口好,爱吃。奶奶胃口小,少吃,但很担心爷爷没吃到吃少了。家人怕爷爷撑坏了,有时会适量少给一些爷爷吃的,奶奶就会偷偷的给爷爷许多吃的。

奶奶身子弱,有时吃不下东西卧床时,爷爷也不像曾经那样沉默,会给家人念叨“老婆婆哦,吃不下东西哟。”

当爷爷突然开始卧床不吃东西了,奶奶急了。不时说“他饿了,你们喂他东西吃。”

那一晚,爷爷弥留喘息着,奶奶颤颤巍巍走到他身边,八十九岁的手,握住了九十三岁的手。喃喃说道“你起来吧,吃些东西就好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金朝〕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