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藤野先生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

他出生于医学世家,小时候跟随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极其仰慕中华文化。长大后就读于日本爱知医学校 ( 现名古屋大学 ) ,毕业后分配到仙台医科专校任教。

鲁迅先生是仙台医科专校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同时也是仙台医科专校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因为鲁迅先生的中国人身份,藤野先生对他另眼相看,他后来说:“我学习过汉文,我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先生是 1904 年 9 月入的学, 1906 年 7 月就离开了仙台。

藤野先生和鲁迅相处的时间不足两年,却给予了鲁迅莫大的关怀和帮助,让鲁迅心存感激,铭记永远。

鲁迅先生在仙台看到播放时政新闻的电影,震惊于影片中观看杀人的中国人的麻木不仁,深感到医治肉体不如医治灵魂。

于是,他有了弃医之想,专门到藤野先生家话别。

藤野先生依依不舍,一再嘱咐要别后经常联系,并送给了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有:“惜别藤野谨呈周君。”

但鲁迅先生这一走,竟成永别,而且没写过一封信,没寄过一张照片。

渐渐地,藤野先生心中就没有了鲁迅先生这个人的影子了。

实际上,鲁迅离开仙台医专后没多久,即 1911 年,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成立,仙台医专被并入其中,藤野先生因为文凭不达到要求,被迫离开了教学岗位,为生活所奔波劳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藤野先生先是到东京的一家慈善医院担任实习医生,后因妻子去世,便回到了家乡福井县的芦原町乡下,开办了一家自己的耳鼻喉诊所,成了一名乡村医生。

1936 年 10 月,鲁迅先生逝世,《鲁迅文集》被翻译到了日本。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无意中看到了《藤野先生》一文,心里直犯嘀咕,想:这个藤野先生是不是就是叔叔藤野严九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拿着书找叔叔求证。

藤野先生读了文章,大脑的阀门一下子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犹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他激动不已,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周君吗?真有出息了!”

这时,距离当年两人话别的时间已经过去 30 年!

知道了鲁迅先生已经故去,藤野先生有些悲伤地对侄子说:“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藤野先生非常愤怒,认为中国是传授文化给日本的“先生”,日本不应该发动这种“愚蠢”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藤野先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他只能表达自己的愤怒罢了,有谁能听得进呢?

甚至,他的长子藤野恒伲自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还被分配到军队,成了一名军医,去了中国。

战争结束那一年,即 1945 年元旦,藤野恒伲在前线暴病身亡; 8 月,藤野先生也患病身亡,享年 71 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藤野先生去世之后的第 4 天,日本宣布投降。

随着鲁迅先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日本政府渐渐注意到了藤野先生,于 1964 年 4 月,在其故乡建造藤野严九郎碑,碑上镌刻着《藤野先生》中提到的他所赠给鲁迅的照片及背面的“惜别”二字。碑上“藤野严九郎碑”六个字,为许广平所书。

后来,东北帝国大学设置了藤野先生纪念奖章,用以奖励优秀的中国留学生。

藤野先生的故乡芦原町与鲁迅的故乡绍兴市,也结为了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