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极端高端,再加上干旱少雨,成都重庆等地区,都发布了有序用电政策,也就是优先保证居民用电,对于工业生产和商业用电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除了当地的企业以外,可能就要数新能源车车主了。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1万辆,其中很多人因为限电,都经历过通宵排队充电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限电的原因,成都大部分的商业充电桩都已经关闭,只有少数开放,如果有家充还好,在没有家充的情况下,这些车主的充电就成了大问题,就算是有限开放的充电桩依然有着时间限制,特斯拉的位于成都的共有14家超级充电站,仅有两个站点保持运行,一家运营时间为晚上23点至早上7点,而另外一家则是晚上19点至早上7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拿着纯电车型跑网约车的车主来说,限电带来的充电难问题是最头疼的,开放的几个充电桩早早就排起了长队,排在前面的可以在凌晨之前充满电回家休息,但是排在后面的车主,需要等至少四五个小时,甚至需要通宵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回家,身上和车上都有了隐隐的汗酸味。前一天晚上,张伟结束了一天的网约车运营之后,从9点多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6时许,终于充上了电。而这部分的电量只够他跑一天的网约车,晚上又要来排队充电。

网约车司机王瑀情况与张伟相似,他来的比较早,7点多就来排队,但是也要到凌晨1点才充上电,后面还排了至少几十辆车,“回家之后老婆孩子都睡了,第二天还要早起去跑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俩可以说代表了当下成都的众多网约车司机的现实情况,通宵排队充电成为了这些人近几天的日常,虽然很多司机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认为这是近期极端天气导致的,出现的概率较小,但是也彻底暴露了电动汽车目前的一大短板,那就是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电动汽车的充能效率依然和燃油车相差甚远,即使快充,完整充满的时间也超过了1个小时,因此,电动汽车极度依赖充电设施,有家充是最好的,使用体验最好,但是如果使用商业快充桩,一旦遇到像高温限电、冬季续航衰减严重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车主的使用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成都限电这件事就能看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依然是任重道远。要么快充技术突破,实现10分钟左右补能完毕,要么充电基础设施已经建设的十分完善,否则谈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无疑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