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乱世三国,一般人都认为它的开启者为东汉第12位皇帝——汉灵帝。表面上看,汉灵帝生活荒淫,宠信“十常侍”,引发黄巾大起义,导致国家分裂,豪杰并起,汉室倾覆,确实应该对东汉的灭亡负较大责任。然而,若我们能深入了解汉灵帝此人,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一直在挽救国家,一直在阻止三国乱世发生的好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创立者刘秀)

一、汉灵帝时,东汉王朝已是癌症晚期的病人

豪强地主左右东汉政权,是东汉王朝一个显著的政治特征。

东汉建立前,拥有大量农田的豪强地主已经产生,只不过他们遇到了强硬的汉武帝,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汉武帝死后,豪强地主逐渐发展壮大,到汉成帝时,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豪强地主已经大到“迁徙不了,限制不了”的地步了。

东汉初年,由于刘秀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打下的江山,刘秀对豪强地主们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于是豪强地主的势力大为增长,不仅在经济上举足轻重,在政治上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为了江山稳固,东汉统治者习惯于与豪强地主联姻,这又使豪强地主进入国家权力中枢。比如刘秀娶了豪强地主郭昌的女儿郭圣通为妻,并封为皇后,郭昌的儿子、郭圣通的弟弟郭况便凭着这层关系一路升迁至大鸿胪,势不可当,郭家被当地人唤作“金穴”。又比如汉顺帝即位后,娶豪强地主梁商之女梁妠为妻且封后,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一路升迁至大将军。汉顺帝死,梁冀专断朝政,先后拥立冲帝、质帝、桓帝,且毒杀质帝,被称为“跋扈将军”。又比如汉灵帝继位时,皇太后窦妙临朝问政,太后之弟大将军窦武被封“闻喜侯”,权倾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形成了东汉特有的“外戚专权”现象,皇帝为了对付外戚,只得启用宦官来制衡,结果又导致“宦官专权”现象。东汉政府于是在“外戚”与“宦官”的交替折磨下走向覆亡……

到汉灵帝时,东汉已历11帝143年,143年里,豪强地主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愈演愈烈。东汉王朝已经是“癌症晚期”,无力回天了,囯家走向分裂和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说,责怪汉灵帝弄垮东汉,开启三国乱世之门,对汉灵帝是不公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豪强地主支持崛起的刘秀)

二、汉灵帝竭尽全力给东汉疗伤治病

《后汉书》载,汉灵帝宠信宦官,就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宦官张让和赵忠,他的名言是“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很荒唐,是吧!其实,汉灵帝有他的目的,他是想借助宦官之力,对付当时的豪强地主。

汉灵帝继位之初,宠信中常侍王甫、曹节,并利用王甫、曹节发动了“九月辛亥之变”,将大权在握的外戚窦武和太傅陈蕃灭族,并扩大到诸多“党人”。很多人认为此事乃王甫、曹节发动,无关汉灵帝。可是,“清剿党人”的决定,汉灵帝是“准奏”了的;9年后,大臣曹鸾为党人们鸣冤,汉灵帝又杀了曹鸾。显然,这件事是汉灵帝授意王甫与曹节做的,想打击豪强地主势力而已。

王甫、曹节死后,汉灵帝又宠信张让和赵忠,也是因为张让和赵忠聪明能干,可以替汉灵帝出主意,对付树大根深的豪强地主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灵帝热爱艺术,设立了著名的“鸿都门学”。“鸿都门学”表面上悬挂着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教的却是文学、书法、绘画等学科内容,是一所“文艺类专科大学”。汉灵帝在选任官吏时,特别喜欢选用“鸿都门学”里的学生,让他们做刺史、尚书等大官。汉灵帝为何这么做?他就是想在人才的选拔上远离豪强地主,因为每次在朝堂上往下望,汉灵帝看到的文武百官,几乎都是有豪强地主背景的。而京师的太学里面,也装满了豪强地主的孝子贤孙,这些豪强地主的孝子贤孙们,也是朝廷官员的预备队。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行?

汉灵帝还有一件事遭人唾弃,就是他废掉了他的第一任皇后宋皇后,而宋皇后并无过错。其实,这件事颇有深意,宋皇后乃执金吾宋酆之女,宋酆有豪强地主背景,其妹又嫁与渤海王刘悝为妃。汉灵帝废宋皇后,并最终诛杀宋酆等人,也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的意图。这个意图,从他后来新立的皇后何氏出身寒微可得到验证。何氏名何莲,《后汉书》载,其家“以屠宰为业”。选一个屠户的女儿做皇后,汉灵帝当然是想避免再次出现外戚专权的窘境,可谓用心良苦!

综上可见,汉灵帝一直在给东汉这具病蔫蔫的躯体医治伤口,无奈积重难返,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汉灵帝为何吃亏不讨好,负面消息和花边新闻那么多?

既然汉灵帝是个好皇帝,那么,为何史书上的汉灵帝却是荒淫、无能、昏庸的代名词呢?这就要看史书是谁编写的了。

东汉王朝的史书,不管是正史、野史,自然都是儒家学者编写的。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在中央设太学,在各地广设州学、县学,皆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读书人几乎一网打尽,都染上“儒学”色彩,自然属于儒家人。而到了东汉,儒学这个“文化圣地”也被豪强地主攻占。

东汉初年,刘秀对支持他的豪强地主又是联姻,又是封官加爵,使得豪强地主迅速官僚化。官僚化的豪强地主,其子弟大量进入太学和地方州县学校读书,开始“儒家化”,经过一百多年的“儒家化”,豪强地主与儒家、儒学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豪强地主已经掌控了东汉的思想文化,占领了东汉的舆论阵地,包括对皇帝的评价,其尺度与标准都掌握在豪强地主手里,想要把汉灵帝“塑造”成什么样子,都是豪强地主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灵帝)

汉灵帝想革豪门地主的命,豪门地主们当然恨他,所以在汉灵帝死后,三国两晋时期的豪强地主在舆论上彻底污化汉灵帝是必然的。比如建裸泳馆、辟流香渠、穿开裆裤、搞人狗配,这些荒唐至极的事情,大概率是没有的,却被一本叫着《拾遗记》的笔记体小说详细记录。这不能说明汉灵帝真的荒淫,只能说明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们有手段,有想象力。

所以,是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的纷争撕裂了东汉,开启了三国乱世之门,而不是汉灵帝。汉灵帝只是赶巧在这个错误的时间当上了皇帝,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