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24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生露凝,标志着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即说这个节气大雁南飞,雀鸟不见,海边出现很多条纹颜色与雀鸟很相似的蛤蜊,菊花开始盛开。

寒露时节“凉燥”当令,中医认为,燥邪不仅外袭伤肺,也内伤脾胃,使胃津液减少,所以这个时节养生重点在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饮食调养

寒露时节是开始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要本着“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的原则,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

二、起居调养

俗话说“寒露脚不露”,寒邪容易从下往上侵入身体,寒露时节要特别注重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尽量少穿凉鞋和露脚踝的裤子,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祛除寒冷、预防感冒、减少下肢酸痛、缓解疲劳。

热水泡脚需注意:

水温控制在40-50摄氏度;

水量以没过脚踝为好;

泡脚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为宜。

三、运动调养

寒露节气后,运动方面也应有所调整,适合的运动有慢跑、登山、散步;天气不好时,可在室内进行柔和的拉伸运动,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或瑜伽等自己喜欢的运动。

寒露后晨起气温低,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运动不宜过大,在全身微热或微微出汗时,即行停止。

四、情志调养

寒露至,秋意渐浓,日照减少,风起叶落,万物凋零,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容易勾起心底忧郁情绪,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凄凉垂暮之感更胜,因此,情志调养十分重要,需注意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宁平静的心情。

五、经络调养

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按摩脚上的“三位太太”,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它们是肾、肝、脾这三条经络的原穴,也是寒露节气养生的重要穴位。

原穴小常识

原,本原、真元之义;

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

通过原穴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

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太溪穴:肾经原穴

功效:人体第一大补穴,可滋阴降火,培阳补肾。

太冲穴:肝经原穴

功效: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对情绪压抑有宣泄作用。

太白穴:脾经原穴

功效: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老年人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腹泻、便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改善。